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示云南文艺界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文艺担当、努力建设文化强省中涌现出的大家力作、新人新品,云南网特别策划推出《七彩文韵》专栏,为打造 “文艺滇军”,繁荣云南文艺事业提供一个传播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云南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
云南各族人民和历代的文化大家
都贡献了代代相传的不朽篇章
为宣传云南、推介云南
进一步讲好云南故事
全国著名老中青作家48人一行
于2022年来到云南采风创作
经过精心构思、认真创作打磨
一篇篇美文力作传向大江南北
并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网
云南省作家协会编辑成散文集
《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
今天,小编带你欣赏
吴少东的《扎西,赋有神力的红色符号》
扎西,赋有神力的红色符号
吴少东
在大山包,一位记者问我对云南的印象,面对壁立千仞的峭壁,在风吹松林的庞大响声中,我欲言又止。峡谷幽深, 峰峦竞立,山路如带,我扶栏的手感受到了风的震颤。鹰隼在峡的上空盘旋滑翔,疾眼中有眩晕的峰石,双翅上又有更高的云松。山间有壑,壑中有山,这奇特的现象让在云南本就恍惚的我如入仙境。
云南让我不时走神。在昆明、在昭通,各种花鲜艳得有些虚幻。在云南的土地上,我在城市街头习惯疾走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彩云之南绮丽的山川风光与历史遗存让我不断伫立,游目骋怀。云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人不能自拔。在赤水河畔,我望着在乱石中夺路奔流的河水,更加确定了这种神秘与力量的存在。
云南,我先前来过一次,但只沉浸于花木的多姿多彩、湖山的雄奇与民族风情的新奇,而这一次,我明显觉出了不同。风吹过的地方有种冥冥发生过又飘忽不定想抓住的东西。
当我疲惫地走下大巴车,双脚踏在威信县的红土上时, 我忽然意识到这种神秘与力量,1935年2月上旬就已降临在扎西小镇了。
蒙哥马利在指挥诺曼底登陆16年后见到了毛泽东,两双巨手松开后,这位伟大的军事家迫不及待地对另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表达了他的敬仰:“您亲自指挥的三大战役出神入化,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但中国的天才军事家却淡淡一笑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在三天的遵义会议上刚刚确立拥有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果断结束土城之战,三万余红军第一次渡过了寒冷的赤水,甩开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堵,开进川滇黔交邻的威信扎西——雄鸡高鸣,三省天白,一个天选的吉祥地。乌蒙山下, 赤水河畔,总共才暂驻十余天的红军,却用五天时间开了三次中国革命史上极其重要的会议。扎西,这个深藏在乌蒙大山中籍籍无名的小镇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这三个质朴的名字从此充满了故事性,她的威名也随神奇的赤水河流向长江与大海。在扎西的这三处穿架与抬梁兼有的木结构建筑里,遵义会议拟定的方针在此得以继续直至最后的完成。博古在遵义交出的中央“几担装有文件和印章的挑子”,实际上由毛泽东健壮的肩膀担起了,扎西成为“迈步从头越”的起点。旋即,中央红军回兵黔北,二渡赤水,再夺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迅捷地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扎西成为中国革命雪白的起跑线,辉煌的红色符号。一首迷人的诗似雄鹰从峡谷一飞冲天,在中国的上空闪耀着力量的光芒。
那日在赤水河畔,望着在乱石中夺路奔流的河水,我的脑海中满是心潮澎湃的画面,我直接就想到了在敌军围困万千重中左冲右突、回旋直击、一往无前的红军。乱石急流,九曲激荡,一群奔向梦想奋不顾身的人,一群冲击旧世界意志超强的人,他们是携带冰凌撞击大石的寒水,是催开杜鹃引来春日的温泉,赤水河是他们不竭的源头。他们是山一样的整体, 一块毫不动摇的信念铁石因常人无法进入而散发出神秘之光, 一块高高举起的信念铁石让我们看到了砸碎一个破败王朝的势能与力量。乌蒙磅礴,赤水浩荡,云南的神秘与力量在山,在水,在山水间开路的人!
扎西的一日唤醒了我心底沉睡的情愫,也解开了缠绕多时的心头之谜——云南为什么这么神秘而充满力量——山川迤逦,万物茂盛,红色骨髓。扎西仿佛天定的红色基因,连河流也叫赤水;扎西仿佛天生的威力,连县域的名字也叫威信。
返程前夕,暮色中扎西小镇的翘檐垂挂的红灯笼点亮了,像繁星悬在眼前,那一刻我又恍惚起来,云南的神秘与力量像夜空将我笼盖。漫步在青石板街道上,我脚步轻飘,仿佛感觉到嵌在青石中滚烫的三万双足迹在涌动,我将我的这种感觉告诉了那位记者。
作者简介
吴少东,当代诗人,早期诗歌结集于《灿烂的孤独》,出版有地理随笔《最美的江湖》、诗集《立夏书》《万物的动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