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花灯剧《阿着底》剧照 陈泓洁 摄
7月13日晚,曲靖市珠江源大剧院华灯璀璨,大型花灯剧《阿着底》在此精彩首演。这场由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曲靖市艺术研究所等单位承办、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创排的艺术盛宴,融合国家级非遗魅力与时代精神,吸引众多市民走进剧场,共赏民族团结、产业兴旺的生动艺术画卷。
《阿着底》以彝族撒尼人理想家园为叙事背景,讲述了撒尼姑娘咖依带领乡亲转型发展的奋斗历程。青年海峰因商业合作闯入村寨,一场由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电商思维引发的文化碰撞,彰显了撒尼人守正创新的时代品格——咖依将祖传绣坊升级为合作社,海峰用数字技术打通销售链路,两人在理念交融中达成“传统工艺+现代产业”的发展共识。
据介绍,为打造精品剧目,剧组深入撒尼村寨采风,将当地土瓜种植合作社运营模式、刺绣销售搭上电商“快车”等乡村振兴实践融入剧情。在艺术呈现上,既邀请民间艺人将春耕号子融入花灯调,保留“崴花灯”的传统韵味,又采用全息投影技术还原万亩土瓜田、火把节盛景等场景,实现了传统唱腔与现代舞美的创新融合。
演出现场,跌宕起伏的剧情与绚丽的舞台效果交相辉映。伴着彝族大三弦的节奏,咖依带领村民齐唱“阿着底是汗水浇出的家园”时,花灯唱腔与现代舞美的巧妙融合,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据悉,剧组后续将启动“百村千校”巡演计划,首站将于7月20日走进陆良县芳华镇。除常规演出外,剧组还将开设“非遗工作坊”,邀请观众体验刺绣等传统技艺,推动非遗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作为2025年云南省非遗创新工程重点项目,《阿着底》正通过艺术创作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鲜活的文艺样本。(陈泓洁 李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