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民生福祉靶向监督 擦亮“一老一小”幸福底色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6-30 09:37:41 【字体:

晚霞染红了盈江县盏西镇团坡小学崭新的塑胶运动场。放学的孩童们在宽阔的场地上追逐嬉闹,笑声清脆。校门外,来接孙儿的团坡村村民孟胜章走在硬化平整的入户路上,望着灯火通明的教室感慨道:“这新学校真气派,小孩吃饭有好食堂,跑步有新场地,晚上回家还有明亮的路灯!”

“老大妈,这个月的养老金按时到账了吗?您女儿多久回来一次啊,饭菜够不够吃?”近日,盏西镇纪委干部和社会事务办干部走进景登美老人家中,一边仔细翻看着手里的探访关爱服务记录表和社会救助名单,一边关切地询问着。

“盏西镇每年有8500余人外出务工,全镇有78名留守老人和350名留守儿童。我们通过紧盯村委会‘周联系、月探访、季评估’机制执行,随机抽查探访记录表、实地回访核实问题解决情况,确保干部真入户、问题真排查、关爱真落地,让老人们吃上制度保障的‘定心丸’。”盏西镇纪委书记李建霆介绍。

“一老一小”问题牵动着亿万家庭,关乎着民生福祉。

提升养老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关爱服务质量;将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纳入2025年10件惠民实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一老一小”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不断完善健全“一老一小”政策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为“一老一小”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织密织牢“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网络,筑牢老年儿童幸福根基。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的监督重点。我省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坚持常态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将关爱“一老一小”纳入清廉云南建设“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重点任务,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紧盯“一老一小”政策落地、项目实施、关爱服务、权益保障等重点问题、薄弱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持续守护“一老一小”幸福底色。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着力强化主体与监督责任的双落实,推动各地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纪委监委监督、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共同答好“一老一小”民生答卷。

聚焦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纪检监察监督+行业部门监管”联动方式,联合民政、卫健、人社、教体等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聚焦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学校等“一老一小”机构,常态化开展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监管,对“一老一小”民生服务保障中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建立专门台账,进行集中管理、分析研判、分类处置,对群众反映强烈、可查性强的重点问题线索,实行“挂牌督办、领导包案、提级办理”,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立行立改,着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翻开昆明市纪委监委的《“一老一小”民生监督台账》,一组数据令人欣慰:截至目前,通过“室组地”联动督查推动建成270个幸福食堂,惠及老人6.8万人次;普惠养老床位增加240张,新增救助儿童1300余人,实现“应救尽救”。

“民政、教体等职能部门是‘一老一小’工作的前沿部门,其作用的发挥关乎‘一老一小’工作成效。”昆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室组地”联动,纪检监察干部靠前监督、跟进监督、全过程监督,以明察暗访、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现场询问、大数据比对等方式,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职能部门在“一老一小”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职能部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老人、呵护儿童。

在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基础上,推动其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长效机制,是“一老一小”工作的题中之义,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方向。

近年来,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靶向监督推动下,各级各部门不断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进机制,托育、入学、养老、就医等“一件事”集成服务不断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以校园周边整治工作为抓手,加强对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守护校园安全;政法部门针对侵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合法权益事件进行依法打击,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民政部门全方位落实生活、养老、医疗、托护、精神慰藉等关爱保护措施。

在纪检监察力量的保驾护航下,在全省各部门齐抓共管下,关爱服务“一老一小”的网络正越织越密、越织越牢,一幅“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图景正在云岭大地徐徐铺展。(记者 李正雄 通讯员 李叶 孔令雨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