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宜良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陈所渡大桥前,就建设相关情况开展回访。一座新大桥呈现在眼前——桥面宽敞整洁,设计双向四车道,规划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往来车辆穿梭不停。
“真是太好了,对老人最方便,我们可以走边上机动车道,很安全。”遇到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狗街镇龙华社区80岁的李奶奶高兴地说。
陈所渡大桥位于南盘江上,是狗街镇龙华社区出行的主要交通要道。龙华社区毗邻宜良县城东,以种植蔬菜、花卉苗木为主,老桥建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桥面过窄、荷载等级较低、桥身日益老化,制约了当地交通和经济发展,群众迫切希望改造大桥。
去年,宜良县将狗街镇陈所渡大桥危桥改造工程列入十件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围绕群众心中盼,找准群众共鸣点,宜良县纪委监委将修桥事宜作为阶段性监督重点工作,积极督促县水务局对接工程项目。在项目施工期间,县、镇、社区三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跟进监督,为“民心桥”修建按下快进键。
去年9月,陈所渡大桥正式通车,提前4个半月完成了既定建设任务,大桥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南盘江东片区上万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助力。
“因为老桥限高限重,新桥修好之前,我们运送苗木的大车,要绕行将近一个小时才能到河对岸,现在一分钟就能到对面,真的很方便,还节约了我们的物流成本。”经常往返于南盘江两岸的商户开心地说。
修好一座桥,造福一方人。如今,新陈所渡大桥成为了周边居民出行的便捷、安全通道。去年以来,宜良县纪委监委紧盯群众诉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推动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照明难等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同时,也积极为乡村振兴增添“廉动力”。(通讯员 易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