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破解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难题,五华区纪委监委充分利用数智化手段,以村级小微权力运行风险点、基层监督管理空白点为靶向,在普吉街道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预警监管系统,对底数摸排、公开公示情况、重点事项流程、审核等进行全过程监管,不断提升基层监督整体质效。
“以基数最大的土地租赁合同为例,系统能够对所有录入合同进行精准比对,对到期应收未收账款实现按天提醒、及时预警,在提高监督效率的同时,确保集体资金的安全。”介绍系统功能特点时,普吉街道纪工委书记高兴地说。
据介绍,系统通过海量数据的精准录入、交叉比对、预警提示,可以实现对村级小微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智能化监督、分析、预警,有效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底数不清、数字不准、责任不明等问题;通过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推动实现农村集体“三资”事后监管为源头预警、全程监督,使村级小微权力监管更精准、更智慧、更有效。据统计,系统自去年试点运行以来,对应缴未缴资金、少收漏收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整改台账+专项核查+闭环销号”机制已完成全量整改;对超长期合同实施“一案一策”分类处置,经行业主管部门核查确认的存量合同整改率达100%;围绕资金监管、合同规范等,推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18项。
“多年来,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多发频发,基层监督缺少抓手、监督信息零散滞后、监督不深不透是重要原因。”五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能够有效推动基于业务数据的主动监督、精准监督,实现“事后”监管为“全程”监督。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预警监管系统,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权力运行全过程公开晾晒,对系统预警信息实行台账式管理、精准化处置,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智赋能,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通讯员 胡波 记者 王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