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政之德在于清正,为官之基在于廉洁。纵观杨善洲的一生,自始至终贯穿着“清廉”二字。他一辈子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真正做到了“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保山学习平台、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施甸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善洲廉韵》系列策划,让我们一起去感悟杨善洲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段兆祥曾服役于保山军分区,退伍转业后到保山地委机关从事驾驶员的工作,1966年1月至1972年担任杨善洲的司机,比杨善洲小9岁。
段兆祥说:“杨善洲有个特点,无论到哪里开会,都不让我直接开车送达目的地,都是中途停车,他和秘书一起走路进去。”记得出车下乡的第一天,杨善洲就跟他说:“小段,从今以后,我们下乡调研时,你只能称呼我‘老杨哥’。不然你一喊我书记,人家就知道我的身份,不敢和我说真话了。”
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经常到昆明开会,由于他穿着朴素,不止一次被门卫拦在门外,被服务员误认为是领导的随行人员。一次,云南省召开地州书记会议,散会后杨善洲腿脚快,径直走到餐厅,直接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见其他地州书记还没到,他就坐着养神,没想到有个服务员走过来说:“这桌是地州领导坐的,请你到外面用餐。”他立马离开座位,对服务员说:“那给我打一碗饭吧,我到旁边去吃。”服务员以为他是领导的随行人员,就给他打了一大碗饭。不一会儿,各地州书记到了,唯独不见杨善洲,有位书记大声喊:“保山的杨善洲!”他才大声说:“我吃着了,你们吃吧!”这时,服务员顿感自己犯了大错,赶忙来到杨善洲身边赔礼道歉。“没关系了,在哪吃都一样。”杨善洲笑着说。
段兆祥说:“杨书记从来不让家人搭便车,这个事情我最有发言权了。我为杨书记开车6年多,我连他的妻子和儿女都没有见过。杨书记去施甸出差时,也偶尔回家,但从来都不让我开车送他,都是自己走路回去。”
杨善洲由于穿着朴素被人误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正是因为这身行头,他更好地走到了百姓中去。杨善洲的“当官不像官”其实是一种品德、一种本色、一种情怀。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自己的言行,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资料提供: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施甸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