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洲廉韵 | 心里装着百姓

来源: “学习强国”保山学习平台 2025-01-10 09:55:54 【字体:

编者按:为政之德在于清正,为官之基在于廉洁。纵观杨善洲的一生,自始至终贯穿着“清廉”二字。他一辈子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保山学习平台、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施甸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善洲廉韵》系列策划,一起去感悟杨善洲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贺志鹏是重庆人,在云南保山工作了23年,曾担任保山地委副书记、保山行署专员。在保山工作期间,他都是在杨善洲同志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贺志鹏和杨善洲除了工作以外,生活中也经常在一起。

有一次,贺志鹏陪杨善洲下乡调研,从保山一路走到昌宁,经过20多个乡镇。这次下乡主要是研究两方面工作,一是研究保山产业开发;二是研究山区建设,如何解决山区的发展问题。这次,杨善洲专门请了一个从事水利工作的干部跟着他们,一路走一路勘测,看看哪里适合建水库,哪里可以修水沟,以解决山区的灌溉问题。

他们随身携带了药箱、理发剪、勘测仪等,大家都奇怪杨善洲为什么要带理发剪,下乡途中才了解到:当时大部分村子没有理发的地方,杨善洲会安排会理发的干部给老乡们理发。调研期间,调研组都是自带干粮,吃饭没有规律,经常一天一餐饭,杨善洲因此得了胃病。住宿更是走到哪里天黑,就在哪里歇息。

此次下乡过程中,杨善洲都是穿草鞋,贺志鹏见杨善洲的草鞋磨烂了,便建议他去就近的乡镇买一双新的,杨善洲没去,而是独自走到山上,扯了一些棕树叶子,编成草鞋继续穿。

调研结束回到保山地委,杨善洲就山区建设问题组织了专题研究,随后,地委决定在保山大官市建立山区样板田,贺志鹏也被派到那里去工作了近两年的时间。

贺志鹏在大官市时,还发生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天,有两户农户找到他们,拿出钱,让他们转交给杨善洲。大家都很疑惑,于是便问农户:“这是什么钱?为什么要拿给杨善洲同志?”

其中一位农户说:“在我家比较困难的时候,杨书记到我们村子调研,了解到我家生活困难,没有收入来源,他就拿钱给我去买蜂桶,让我发展养蜂产业。现在通过养殖蜜蜂,我家的生活好了,有钱还给他了。”另一家则是在插秧期间,杨善洲走访了解到他家没有秧苗,于是买来秧苗给他家栽种。

只要老百姓有困难,杨善洲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杨善洲时刻关注百姓疾苦,以实际行动彰显为民初心,真正做到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百姓的深情与担当,展现了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是百姓心中的好干部。

 

资料提供: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施甸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