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市)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省级社科学术社团、省级有关单位:
为做好2025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以下简称“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主要面向各州(市)社科联、高校社科联、党校(行政学院)、党政研究机构、社科研究机构、省级社科学术社团等单位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申报。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有研究专长的人员申报。
二、项目选题
本次申报不发布具体课题指南。申请人可对照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近年项目指南的导向、已立项项目和研究成果,从不同学科视角按照选题规范自主拟定题目申报,避免重复研究、同质化研究。
项目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普及;“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云南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宣传普及;宪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公民哲学社会科学素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等申报选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出通俗易懂的社科普及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鼓励围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加快“旅居云南”发展、引导金融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三、项目类别
本年度科普项目设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三个类别,经费资助额度分别为:重点项目5万元/项、一般项目3万元/项、青年项目2万元/项。申请人应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前期成果、课题论证质量、预期研究成果体量等,充分考虑,选择一个项目类别进行申报,各类别项目之间不可互转。立项数量根据项目申报数量及申报质量等情况拟定。
四、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
1.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科研究;
2.具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有扎实前期成果,有优秀研究团队;
3.必须是项目的真正执行者和组织者,并承担项目的实质性研究任务;
4.申请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5.申报青年项目不受职称、学历限制,男性申报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7月25日后出生),女性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7月25日后出生)。
6.申请人须征得项目组成员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全日制在校生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申报。工作单位在云南的在职博士后,可通过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全脱产博士后通过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报。
(二)责任单位须做好以下工作:
1.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作为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申请和管理的责任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人员申请项目并审核相关材料;提供项目实施的条件;组织项目中期检查;结项审核;监督项目经费使用。
2.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在兼职单位申报项目的,责任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诺信誉保证,承担项目管理职责。
(三)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报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项目研究,对项目申报作如下限定:
1.申请人本批次只能申报1个项目,且不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报,项目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项目申报。
2.截至2025年7月25日,未结项或未提交结项申请材料的省社科规划项目(含单列学科项目、委托管理项目、“马工程”项目等,下同)负责人,不能申报。
3.申请人已申报省社科规划其他项目,但暂未公布立项结果的,可以作为申请人参加本次申报。若已申报项目获得立项的,本次将不再立项。
4.截至2025年7月25日,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研究不满3年、撤项不满5年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或参与申报。
五、申报方式
(一)材料下载
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社科联门户网站(www.ynskl.org.cn)下载《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详见附件1、2),按提示如实填写申报材料。《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
(二)材料填报
申报材料均采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责任单位要严格审核申请人申报资格、《申请书》《活页》填写内容和格式、项目论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项目经费预算等,并签署明确意见。申报材料经责任单位审查盖章后,按规定时间统一报送省社科联科普部。统一要求报送的申报材料包括:1.责任单位审查合格的纸质《申请书》1份、《活页》一式5份;2.加盖责任单位公章的纸质《云南省社科规划科普项目申报汇总表》1份;3.以上材料可编辑电子版,刻录在一张光盘内,随纸质材料一并报送。
(三)材料报送
本次申报采取线下方式进行申报,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务必在7月25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省社科联科普部,邮寄材料务必在7月22日前以特快专递方式寄出(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如有涉密或不宜公开等内容的,请按保密要求报送。
六、成果要求
科普项目研究周期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为1年,重点项目为2年。如获立项,申请人要恪守学术诚信,践行申报承诺,及时报送阶段性研究成果,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并申请结项。项目管理按照《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七、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须按照《申请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填报其他版本无效。项目设计论证和研究计划字数合计不得超过7000字,不得以大量图片代替文字表述。《申请书》签字盖章部分须齐全。
(二)《申请书》中“研究成果”须与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高度相关,且限报5项。
(三)《活页》须进行严格的匿名处理,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单位或个人信息。
(四)省社科联将对申报材料作统一审查,对不符合申报资格条件、申报题目不规范、签字盖章不齐全,以及《申请书》《活页》填报不严谨不规范、《活页》直接或间接透露单位或个人信息等,一律作审查不合格处理。
八、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认真安排部署,积极组织申报。要坚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质量优先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遴选推荐。
(二)各责任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把好申报项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着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申请人要深入学习领会申报要求,切实结合选题方向、个人研究专长、前期学术积累等进行科学申报,要特别注意选题的科学性、论证的充分性和填报的规范性。
(三)各州(市)社科联负责本州市(含县、市、区)单位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和推荐报送,做好本地区金融特派员和金融人才政策服务团金融类项目申报的有关工作。各高校社科联、省级社科学术社团及有关省级单位负责本单位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和推荐报送。省社科联不受理个人直接申报。
联 系 人:赵君旸
联系方式:0871-68319664
地 址:昆明市五华区二环西路397号省社科联科普部
邮 箱:ynskpj@163.com
附件: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