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新华镇各甫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暨各甫村小组首届“陇端节”文艺展演活动在新华镇各甫村小组成功推出。此次展演汇聚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艺术团体,其中包括洞波那哈戏班、归朝孟村戏班、坡芽歌书合唱团、八宝里叩戏班、花甲那耶戏班、各甫戏班等16个戏班。展演内容涵盖传统的经典剧目、新创小品、舞蹈等,既有深沉的历史故事,也有轻松的生活喜剧,来自各地的壮剧表演团队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学习,气氛热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壮剧融合了壮族的山歌、舞蹈、音乐和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发展而成,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云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与“广西壮剧”。
活动现场,随着热闹喜庆的壮族山歌《各甫欢迎您》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演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戏服,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生动的唱腔和细腻的肢体语言,将壮剧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无论是讲述古代爱情故事的《上错花轿嫁对郎》,还是代表富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好才相会》,17个节目将壮剧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掌声雷动。
展演结束还组织了热闹喜庆的长街宴,壮剧传承人、爱好者及当地村民和八方来客欢聚一堂,大家共同品尝美食、美酒,共叙乡情。一道道满载着家乡味道的美味佳肴,让大家在民族文化的“烟火气”中,流连忘返。
此次展演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了壮剧的魅力,激发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现场多位壮剧领域的专家学者不仅为展演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也为壮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对于推动壮剧非遗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次活动吸引了3000余人次到现场参观交流学习。以后,新华镇还将继续加大对壮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记者 王世涵 通讯员 黄志雄 黄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