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以正风肃纪反腐新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 2025-03-17 11:17:51 【字体:

       作者:丁勇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提出“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风腐同查同治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要准确把握风腐同查同治的规律、方向、思路,打好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的“组合拳”,以正风肃纪反腐新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深刻认识 风腐同查同治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这决定了党与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水火不容。但受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制度、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党内部也可能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强调,要“同腐败的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作斗争”。风腐同查同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要求的重要体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性的认识。

百年大党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不正之风和腐败,开创了以整风、整党推动惩治腐败的先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进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一体推进“三不腐”,有效防止了党因“四风”蔓延、腐败滋生、特权横行而变质变色变味。在长期的管党治党实践中,我们党逐步深化了对风腐一体的认识。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关键举措。一些落马官员的腐化堕落轨迹展现出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特点。有的腐败分子在忏悔录中写道,自己先是从一餐饭、一瓶酒、一张卡等小事上打开缺口,一步步走上腐化堕落的深渊。实践表明,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源同流、一体共生,只查腐败不纠治歪风,腐败就得不到有效清除;作风堤坝不持续加固,腐败治理成果就无法巩固。新时代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由风查腐、由腐纠风、同查同治,从根源上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这既是破解作风顽疾的重要手段,也是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必要措施。

准确把握 风腐同查同治的内在规律

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从腐败行为逻辑来看,不正之风是腐败问题的“外化”和“延伸”。腐败行为通常伴随着“四风”问题,“四风”不仅是腐败分子思想滑坡的外在表现,也为查处腐败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因此,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具有相同的价值偏差和权力滥用特征,且在实践中呈现联动性和交叉性,这决定了“同查”是精准打击风腐交织问题的破题之道,是实现从“治标”向“治本”递进的关键一步。

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虽在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同根同源、互为表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滑坡、监管制度有待细化完善等因素,是风腐问题交织的共性根源。因此,不正之风与腐败行为在根源上呈现出相互渗透和交织叠加的特征,这决定了“同治”是铲除风腐共性根源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从“治标”到“治本”递进的重要一环。

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风腐一体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查”与“治”不能割裂为“两张皮”,必须形成统筹联动、同步推进的闭环逻辑。以“同查”夯实治理基础,通过查找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风腐交织的规律性特点,将这些规律转化为精准施治的科学依据;以“同治”深化治理成效,将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相互贯通,整治风腐问题背后的共性病灶、体制漏洞;既要在“查”上动真格,又要在“治”上见真章,通过“查”“治”贯通破除风腐一体勾连的纽带。

全面落实 风腐同查同治的实践要求

以历史眼光和战略高度推进风腐同查同治。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眼光”和“战略高度”统筹谋划、稳步推进。从历史眼光来看,要有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的状态和耐心,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和任务变化调整相应战略策略,着力构建风腐同查同治的长效化、常态化机制。从战略高度来看,风腐同查同治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及时关注新发展阶段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综合运用现代化“数、智、技”手段,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以案促改促治等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技术赋能为纪检监察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为风腐问题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支撑。依托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运用“数字化”清单管理机制,为风腐同查同治安上“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腐败的隐形变异、花样翻新难题。

健全风腐同查同治的制度体系。一是健全预防由风及腐的阻断机制。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制度约束和纪法威慑,从教育上提升认识,从机制上堵塞漏洞。二是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财政、审计、统计、税务、海关、证券、市场监管等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推动监督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是完善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把手”作为权力运行的关键节点,是风腐问题的重点风险人群。重点领域往往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地带,也是风腐同查同治的主攻方向。要聚焦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等领域,推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着力发现并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压实风腐同查同治的“责任链”。以压紧压实政治责任为抓手凝聚风腐同查同治的合力,健全党领导风腐同查同治的责任体系,将责任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做得了”的具体事项,形成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责任落实机制。要把风腐同查同治有机融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同业务工作和改革任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发挥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作风整治、纪律执行、制度完善在风腐同查同治中的协调联动作用,打好风腐同查同治的总体战。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研究生]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