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机械化落实工作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2-14 08:54:12 【字体:

作者:李根

基层工作是与群众最直接打交道的工作,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然而个别基层单位在工作中存在“上面安排什么,下面只做什么”现象。无论人力多寡,工作质量都难以提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这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效能。

基层开展工作陷入机械执行困境,一方面是部分基层干部缺乏担当与创新精神,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选择保守策略,害怕因尝试新方法而承担风险。另一方面是考核体系不完善,迫使基层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指标上,而非提升服务质量和民众满意度。

机械执行不仅会严重损害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还容易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方面,基层工作的低效重复和形式主义,使得政策红利难以有效传递至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另一方面,长期机械执行的工作模式,也抑制了基层干部的成长和发展,使他们逐渐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动力。

打破基层工作的机械执行困境,需从多个维度入手,构建一套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工作机制。要强化基层干部的担当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提供制度保障。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中,既要关注任务完成的数量,更要重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民众满意度,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民众参与评价等方式。

此外,还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构建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上级部门应充分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工作计划,为基层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基层单位也应主动向上级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支持,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