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12所高校师生代表齐聚昆明 共同探讨云品微短剧剧本创作
3月10日下午,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云南网际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网)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风从云岭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百部云品微短剧剧本征集交流座谈会在云南财经大学安宁校区举行。本次座谈会旨在推动云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云品出滇、出海,促进文旅、农旅融合,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IP,讲好云南故事。
座谈会得到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业委员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财经大学等多个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来自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昆明城市学院、昆明文理学院、滇池学院、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12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代表以及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微短剧剧本创作的创新思路与发展方向。
座谈会现场
“风从云岭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百部云品微短剧剧本征集活动,将面向全国征集“十大云品”系列具有云南特色、兼具创意和文化内涵的高质量微短剧剧本,并从中评选出5-10部优秀作品进行微短剧实景拍摄制作,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展示云南的现代风貌和独特魅力。
会上,来自云南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城市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分享了他们对微短剧创作的见解与创意。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研究生赵凯锋表示,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具有轻量化、高效化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传播云南的文化与故事,他提出了“围绕云南战略定位,将其作为研究选题的核心导向”和“以跨境表达为桥梁,构建区域性文化辐射网络”等观点。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小丁,根据个人实习经历阐述了实践对于短剧创作的重要性。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邹明翔提出在微短剧后期转化过程中尝试利用AI技术辅助创作分镜头脚本的新技术。昆明城市学院学生代表李卓恒表达了他想用笔尖和镜头成为新时代“马帮”,把“云南故事”创作传播出去。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新闻专业的孙瑞敏和杨婷就选题的独到见解和“作为年轻人爱看什么类型的微短剧”进行分析。
座谈会现场,各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发言
“要把‘风从云岭来’这股创作的风刮出去。”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洪志明在发言中强调了微短剧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讲好“云南故事”给出了很多影视创作领域的专业性指导意见,提出“小切口大主题”的叙事策略、“云品元素的情感赋能”的创新运用等方向,指出避免概念化和说教式创作,并提出创作剧本之初就应该考虑商业转化问题等创作实践的方法论,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剧本创作,挖掘云南丰富的文化资源。
座谈会现场,各高校相关专业专家教授发言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袁洪强调技术运用对多模态叙事能力提升的作用,她希望通过“艺术+科技+文化”的融合模式创作出更多既具有艺术深度又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作品,她表示,学院将依托智慧融媒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发挥校企合作的平台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条件与机会,助力云南影视产业的发展。
座谈会现场,各高校学生代表作交流发言
座谈会的最后,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领导鼓励高校师生踊跃参与创作,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大师生可以提交《选题征集表》,活动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并对入围作品进行一定奖补;也可以根据《“风从云岭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百部云品微短剧剧本征稿启事》的选题方向、内容要求自行创作剧本投稿。投稿邮箱:fcyll2025@163.com。选题征集表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3月31日;剧本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5月31日。(记者 秦黛玥 王莹 孔丽华 雷莹霞 摄影报道)
附件1:“风从云岭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百部云品微短剧剧本征稿启事
附件2:“风从云岭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百部云品微短剧剧本征稿选题征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