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建设新时代文明云南,形成文化润边、稳边固边合力,增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互鉴,夯实周边国家对华友好的民意基础,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助推云南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成效。云南文明网、“文明云南”微信公众号开设“兴滇润边”专栏,集纳全省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系列活动,展示丰硕成果,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讲好文明云南兴边富民、润泽边疆的生动故事。
本期,一起来看
勐腊县关累镇曼勐村
通过党建领航、生态筑基、文化润边
促进傣族村寨实现华丽蝶变
曼勐,在傣语中意为“充满欢乐的寨子”,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关累镇勐远村委会。近年来,这个聚居着104户556人的傣族村寨,用“组织强、环境优、乡风美”的文明蜕变,实现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环境美”到“生活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华丽蝶变,正奋力书写着勐腊县“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的多彩生动答卷。
党建领航,筑牢文明实践堡垒
曼勐村党支部从源头抓起,把懂民情、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和骨干人员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让党组织成为边疆治理的“主心骨”。在调解村民纠纷时,党员干部带头在前,依据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公平公正化解矛盾。在产业发展上,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聚焦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带领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橡胶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解决村民出胶不便的难题,党员干部牵头在村寨周边设立收胶点,避免胶坨异味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经济”双提升。瞄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党组织牵头在村口搭建凉亭摊位,邀请商贩入驻,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买上新鲜蔬菜。抓住雨林团建旅游兴起的机遇,打造村寨观光、竹林野炊、垂钓摸鱼等特色项目,凭借傣乡风情与原生态体验吸引了大批游客,为村寨注入文旅融合新活力。
生态筑基,擦亮村寨宜居底色
曼勐村创新推行“分段式河长制”,由老年协会、民兵组织等志愿服务队伍分段管护4段河段,常态化开展清淤疏浚、堤防维护等工作,践行“同护一江碧水”的生态承诺,形成“人人参与、分段协作、规范管护、村民受益”的良好局面。利用闲置空地投资170万余元建设“美丽乡村”项目,打造休闲广场和健身设施。通过“网格化”治理和“精细化”整治,让“拆清楚、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的整治成果转化为村民的幸福感。同时,村里还通过招商,引进了特色美食商打造美食基地,既丰富“旅居云南”的业态供给,又实现了“绿美乡村”向“经济美”的延伸和拓展。
文化润边,激活文明互鉴基因
曼勐村将乡风文明建设与弘扬傣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营造睦邻和善、尊老爱幼的文明氛围。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主题示范活动,并以“傣历新年”等节庆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文艺文化、移风易俗、卫生健康等文明实践活动。组建的“巾帼服务”“巡防巡护”等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村寨各个角落,助力改变讲排场、爱面子等不良观念,让移风易俗新风尚浸润人心,让文明习惯扎根边疆。此外,穿村而过的连心桥,从吊桥升级为混凝土桥墩木构桥廊,桥廊两侧和横梁张贴的傣族谚语,赋予其“平安法治长廊”新内涵,既是通行要道,更是文化传承的“活态博物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曼勐村厚植文明新风
正以全新姿态推进更深层次
更高水平的和美乡村建设
让村庄因文明更美丽
生活因文明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