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建设新时代文明云南,形成文化润边、稳边固边合力,增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互鉴,夯实周边国家对华友好的民意基础,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助推云南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成效。云南文明网、“文明云南”微信公众号开设“兴滇润边”专栏,集纳全省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系列活动,展示丰硕成果,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讲好文明云南兴边富民、润泽边疆的生动故事。
本期,一起来看
勐腊县勐满镇大广村
借公路经济辐射之力
走出了一条“党建领航、路村联动
文旅融合、富民固边”的文明实践新路子
让“公路文明实践走廊”
成为串联幸福生活的“黄金线”
大广村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满镇,辖10个村民小组,是一个以哈尼族、瑶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边境村。近年来,大广村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借公路经济辐射之力,走出了一条“党建领航、路村联动、文旅融合、富民固边”的文明实践新路子,让“公路文明实践走廊”成为串联幸福生活的“黄金线”,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边境幸福村美丽画卷正生动铺展。
党建领航聚合力 夯实“公路走廊”文明根基
大广村将党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公路走廊”的“主心骨”,探索构建“党建+文明实践+边疆治理”的联动机制,凝聚共建合力。村“两委”根据《勐满镇边境幸福村实施方案》,按照“一村一方案”抓牢“一村一品牌”,制定重点产业、项目等任务清单,以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村负责、村干部包干到户的方式,逐步推动村庄“大变化”。党建引领示范先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依托村组广播、微信群、群众大会、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路产融合促发展 激活“公路走廊”文明动能
大广村依托临近中老公路的区位优势,让群众在“公路经济”中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发展生猪产业,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投资200万元,建成现代化生猪养殖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群众”的经营模式,带动脱贫户人均增收约2000元。盘活资源拓渠道,整合现有土地资源,采用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农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并借助勐满镇中老边民“国际老庚”大赶摆活动热潮,在乡村旅游方面谋创新、下功夫,引导游客参与美食制作等项目,深度体验路村联动的“公路走廊”风情,以旅为媒,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
环境提升优服务 擦亮“公路走廊”文明底色
大广村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让“绿美公路”与“宜居乡村”相互映衬。攻坚整治焕新颜,投入470余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改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实行人畜分离,开展“厕所革命”,引导群众拆除围墙28户,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长效管理固成效,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负责人、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为成员的“爱卫办”,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创卫的长效管理机制。服务延伸暖人心,以边境幸福村建设为契机,重点实施好道路、水利、人居环境等项目,全面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抵边村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抓实项目清单化,结合整体发展所需和群众“急难愁盼”,突破公共服务配套等“掣肘因素”,全力打造边境幸福村“升级版”。
联防联控固边疆 筑牢“公路走廊”安全防线
大广村将文明实践与强边固防相结合,各村民小组党组织通过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结合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细化网格管理,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五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和五级挂包责任制,深化网格管理,探索“党员+网格员+民兵”基层自治模式,组织全村2000余名群众积极参与强边固防,获评2021年“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典型引领树新风,40余名“段长”和党员坚守防堵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推动形成“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如今的大广村,公路蜿蜒串联起文明实践的点点星光,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幸福路”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下一步,勐腊县勐满镇大广村将持续深化“公路文明实践走廊”建设,让文明之花绽放在边境线上,为西双版纳州全域推进全民实践的边疆文明实践新格局提供“大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