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2024年7月至今,云南各州市积极开展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为推动乡村文明,从家长抓起,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提升群众综合素养和社会文明,云南文明网、“文明云南”微信公众号推出“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栏目,聚焦各地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展现活动亮点,为新时代云南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当暮色浸染回龙寨的青瓦白墙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梁河县大厂乡灯火却亮如星辰
劳作归来的家长们
卸下农具、走进课堂
期待着夜晚学习沉淀的黄金时段
近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大厂乡“家校共育,点亮乡村未来”家长夜校开课。农耕智慧与知识星火在此碰撞,为乡村家长夜校注入新活力。
大厂乡家长夜校结合茶乡发展现状,聚焦家长需求,开设了一系列实用技能培训课程,如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课堂理论教学并前往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实地操作演示,电商致富带头人分享网店运营等实用内容……家长们在夜校认真学习的身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炒茶要像哄孩子,火候急不得,手劲匀着来。”回龙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瞿中传边炒茶边传授教育心得。家长们围在灶台旁,在茶香中领悟教育的耐心与坚持。
回龙寨博物馆主厅的长桌上,20组家庭正伏于画纸前忙碌着。幼儿园大班杨乐佳的爸爸杨世常,握着女儿的手勾勒天安门的轮廓、描绘麦穗纹样。手绘活动突破了“课堂灌输”与“单向说教”的模式,引导家长放下手机,成为孩子并肩的“创作伙伴”。
“孩子顶嘴怎么办?”“手机瘾怎么戒?”教育沙龙现场,教师赵水艳刚分享完教育心得,家长们就抛出连串问题,没有生硬的理论,只有接地气的妙招。有家长记录下20多条笔记,还有家长总结道:“教育孩子如同种茶,要知晓何时浇水、何时晒太阳。”
夜色渐深时,家长们揣着炒茶心得、绘画作品和满口袋的教育“金点子”离开。远处的茶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这场别开生面的家长夜校活动,像春茶般在回龙寨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滋润着蕴含文明基因的乡村教育实践。
统筹:自建丽
编辑:杨景涵 王睿妮
素材来源:梁河县融媒体中心
设计:吕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