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代代传 志愿活动暖人心

来源:保山日报 2025-03-07 15:18:02 【字体:

志愿者示范心肺复苏实用技能。马学语 摄

志愿者为社区居民配送老花镜。周青 摄

志愿者为同学们整理床铺。段瑞霖 摄

外卖员现场咨询健康相关知识。 杨铱然 摄

孩子们陪伴老人聊天。杨涵 摄

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新征程上,让雷锋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全情投入。无论是在城市街巷、抑或在广袤乡村,广大志愿者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在化解纠纷、保护生态、医疗助困等方面发光发热,起着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连日来,我市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学习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编 者

隆阳:暖新行动“绽”光芒

3月5日,隆阳区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 暖新一路同行”2025年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聚焦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需求,发挥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的资源优势,以“小切口”开展“小而美”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以及周边群众300余人参加,共同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

外卖员花炳银说:“此次活动增强了我们对交通安全的一些认知,学到了应急救护知识,以后遇见这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人,救助他人。”

隆阳区红十字会认证培训师志愿者采用线上预习与线下实操结合的方式,为新就业群体和社区居民开展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家庭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培训,并通过趣味知识问答、急救小能手比拼等环节,激发参与热情,使其在轻松氛围中深入学习,不仅提升自护能力,更能在关键时刻化身“急救员”守护生命。

保山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的民警志愿者针对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在工作中常见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向其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应知应会政策法规宣讲,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保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心理咨询师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及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并为其发放骑行手套、急救用品、爱心卡片等“暖心礼包”,传递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与认可,让“城市奔跑者”感受城市的“温度”,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保山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保山艾维眼科医院、保山龙马祥元中医院的志愿者针对新就业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开展彩超、心脑血管检查等义诊与健康咨询服务。非公企业以实际行动发挥“新”力量,为新就业群体及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此次活动,不仅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也为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开启了一扇窗,用暖“新”帮办与惠“新”服务,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杨铱然 杨兴丽 李龙)

施甸:爱心接力“筑”美好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施甸县各行业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以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这些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和特殊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更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展现了新时代施甸县的文明风貌。

施甸县统计局干部职工化身志愿者,走进文武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学雷锋,爱同行”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带头示范,带领居民清理垃圾、清除小广告、整理公共设施,还通过耐心沟通和示范,鼓励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守护社区的美好环境。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群众关心的统计指标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并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的疑问。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统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施甸县交警大队携手县交通局,组织了一场以“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县交警大队和县交通局的职工带领40名驾校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和人流密集区域,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志愿服装,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对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电动车乱停乱放、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县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希望通过这样的志愿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文明交通的重要性,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施甸县第三幼儿园2名幼儿园教师带领着15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走进幸福社区,来到了居民家中,用纯真的童心和温暖的陪伴,为老人们送去了一份特别的关怀。活动开始前,老师和孩子为老人准备了礼物,希望用简单而真挚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敬爱之情。当他们走进老人家中,稚嫩的问候声和欢快的笑声瞬间填满了整个房间。孩子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聊天,认真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参与活动的教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关爱他人的种子,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温暖力量。”

县委社会工作部2名志愿者和县职业中学6名美发专业的学生,自带专业工具,到敬老院为40余位老人开展义剪及按摩服务。活动过程中“一老一小”亲切交流,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和喜好,精心设计发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午后时光。志愿者张晓堂说:“我在为这些老人按摩时,从他们的关节变形程度可以看出,老人在年轻时经历了辛苦的劳作,如今有了好政策,总算可以安享晚年。有一位爷爷和我分享他的经历,让我想到了父亲养育我的不易,我以后一定好好练习手艺,做孝顺父亲的好儿子,做大家满意的理发师。”活动开展得到了敬老院老人们的一致好评,活动结束后他们纷纷向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杨涵 蒋骁)

腾冲:志愿风尚“热”起来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当天,腾冲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热闹非凡,以“弘扬雷锋精神,凝聚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在这里暖心启幕。

活动现场,参加集中宣传的20余家市直单位的志愿服务团队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围绕法律法规、健康咨询、健康生活方式、就业政策等开展宣传。“雷锋日里话应急,安全知识伴我行”“摈弃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阳春三月学雷锋 普法宣传在行动”等宣传摊位前人头攒动。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宣传册向群众进行宣传,把政策法规、常用知识传递到群众心里。

在“续写誓词碑精神 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之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大家讲活动现场,清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用真挚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三家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携手奋进新征程,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理解与团结,让雷锋精神在民族团结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讲解员赵玉娇通过讲述腾冲各民族团结抗战的英勇事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志愿服务交流研讨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者齐聚一堂,分享各自在志愿服务中的宝贵经验和感人故事,并围绕如何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社区志愿者李茹蓉说:“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内容越丰富,参与的群众就越多,活动效果也就越好。但目前社区资源少,缺少专业支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希望能够得到行业部门和专业力量的支持。”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志愿服务的工作人员回应:“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下一步我们将挖掘各行业各领域的专业力量,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上持续发力,把雷锋精神融入生活,为群众送去更多温暖。”

“老师,您看看我这个手法对不对?”“人工呼吸吹气时要注意什么?”在应急救护宣传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公租房的居民小王认真学习后感慨道:“这些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真是实用,感谢你们的耐心教导。”健康义诊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龙,中医院的邓医生忙着给群众把脉、问诊、开方子,还时不时地叮嘱两句:“要注意休息,争取晚上入睡早一点,养护好肝气。”“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保护脾胃。”爱心义剪区域,三位理发师一刻不停地忙碌着,顾不上喝一口水。排队等待理发的群众脸上洋溢着笑容,剪完后大家互相夸赞,现场氛围十分融洽。此外,活动还设有科普宣传、家电以旧换新、救助行动等便民服务摊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一位接受服务的居民表示:“这些志愿者太贴心了,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心坎上。”马学语 邹燮锦 寸玲敏

龙陵:雷锋行动“邻”距离

3月5日,龙陵县围绕“弘扬雷锋精神 凝聚服务群众”为主题开展“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龙山镇白塔社区,一场由志愿服务队精心编排的舞蹈《学习雷锋好榜样》《爱的奉献》、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节目正在精彩上演,带领观众一同重温了雷锋的光辉事迹。

据龙陵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段波德介绍,此次活动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充分展现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及感人力量,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争做雷锋的良好风尚,不断壮大我们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

励志的故事,动人的演绎,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到了雷锋身边,也激发了在场青年志愿者们的崇敬之情和践行之志。龙陵县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胡芳连感慨地说:“今天的演出让我很有感触,我不仅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的决心。”

“大妈,您要整体头发剪短一点还是鬓角剪短一点?”“差不多就行,你看着发型好看就可以了。”“好的,那我帮您看着剪了。”

在志愿服务环节,来自各行各业的60余名志愿者为100余名社区居民开展爱心义剪、爱心义诊、艾草锤手工制作、公益摄影以及爱心老花镜配送等便民服务。细致的服务,精湛的手艺,让正在理发的张大妈赞不绝口:“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理发,理得很好,服务态度也很好。”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耐心细致地为居民群众解难题。爱心义剪志愿者王新发已是第5次参加龙陵县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当记者问及是什么让她坚持下来的,她是这么说的:“我想用我的行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做个像雷锋一样的人。”

活动现场暖意浓浓,一抹抹志愿红,绘就了城市最美的风景线。雷锋精神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忆,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我们将不断创新‘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发挥好龙陵县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优势,动员广大职工群众、青年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宗旨,让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段波德表示。(周青 陈彩芬)

昌宁:夕阳力量“暖”校园

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昌宁县特殊教育学校校园里涌动着一股别样的暖流。一群身着红马甲的爱“星”奶奶志愿者早早来到学校,为同学们的新学期生活助力,践行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与温暖。

清晨,当学生和家长陆续踏入校园,志愿者们便热情地迎了上去。她们主动接过学生手中的行李,帮忙拎着沉甸甸的包裹,步伐稳健地穿梭在校园小道上。爱“星”奶奶志愿者张梅桂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志愿者早早就来到学校门口,用温暖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同时帮助孩子们打扫宿舍卫生、搬运行李、整理床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给他们带来温暖和支持。”

在学生宿舍,志愿者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有的细心地为学生整理床铺,熟练地铺平床单、套好被罩,将床铺收拾得整洁舒适;有的则拿起扫帚和拖把,认真打扫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处灰尘。“扶弱助残、关爱特殊人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昌宁县老年大学爱‘星’奶奶志愿服务队的队员,能到县特殊教育学校与孩子们互动,关心、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是我最大的幸福。”爱“星”奶奶志愿者廉轩说。

爱“星”奶奶志愿服务项目是依托昌宁县“银秀芳华”志愿服务队实施的以关注、关心、关爱特殊儿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让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在爱“星”奶奶的帮助下,树立信心,快乐成长。

“我们爱‘星’奶奶主要通过爱‘星’课堂、爱‘星’陪伴、爱‘星’义演、爱‘星’捐助等形式对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进行关爱和帮助,搭建社会、企业等与儿童之间的帮扶桥梁,让社会各界更加全面了解特殊群体的需求,形成人人关心关爱儿童的社会氛围,增强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同时,参与志愿活动的银发志愿者们在服务中获得了认同感、价值感。”昌宁县老年大学副校长周晓燕说。(段瑞霖 段淑湘)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