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云南日报 2025-11-17 08:45:37 【字体:

作者:朱勇

当前,我国火灾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局部风险突出、新旧隐患交织。传统“九小场所”风险持续存在,养老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隐患尚未根治,同时电动自行车、新能源、动火作业、高层建筑保温材料等新型火灾风险不断涌现,风险呈现链条化传导、跨区域扩散、高技术诱因等新特征。面对复杂局面,必须牢牢把握公共消防安全这一基本民生,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快推动消防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以火灾防控为目标,筑牢民生安全底线。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将消防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方面,严格消防执法监管,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规范供给,为精准防控提供法治支撑;另一方面,规范监督检查,推行便民措施,优化营商环境。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多业态混合场所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强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动火作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治理,坚决拆除影响逃生救援的障碍物,切实督改占堵通道、出口等问题。

以责任落实为牵引,构建全链条责任闭环。针对企业主体责任虚化、部门协同断点、追责刚性不足等问题,需强化制度设计。推动监管从“查隐患”向“查责任”转变,既查硬件隐患,更核管理责任;引导重点单位引入注册消防工程师,实行年度安全评估并公示承诺,纳入信用体系;提高违法处罚上限,实施联合惩戒;强制大型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形成保险约束机制。构建法治化责任划分体系,以党建引领将消防责任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考核;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实现“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强化终身追责;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责任,避免消防单打独斗。推行“一案双查”,既追究企业责任,也倒查监管责任,引入纪检监察督办,增强威慑力。

以科技赋能为手段,推动实现精准防控。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消防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一是大力推进智慧消防全域覆盖。如江苏省徐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以提升火灾防控智慧化水平、监管执法精准化水平为工作导向,创新“无人机+监管”的模式,实现对企业消防安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二是分类推进设施升级改造。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共排查场所5.4万余家,打造248处“下店上宅”改造示范项目,通过防火分隔和智能监测双重防护措施,实现改造后零火灾事故,为同类场所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以宣传教育为桥梁,提升消防宣传质效。通过案例式宣传教育、技能实训等方式,着力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一是持续强化重点人员消防教育培训。加强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及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专题培训,同时介绍各地消防安全管理好的经验做法,注重培训成果转化。二是开展精准化宣传教育。针对施工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等突出安全问题,用好火灾案例的鲜活教材,教育广大群众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自觉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用好“明查暗访+媒体曝光”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以夯实基础为根本,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一是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建成131支专职消防队和150个消防工作站,专职队伍达1528人,在2024年昭通镇雄“1·22”山体滑坡抢险救援中,镇雄县塘房镇专职消防队发挥就近优势,最先到达灾害现场,把第一手灾情了解清楚,为后期救援行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创新社会共治模式,吸引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如昭通市创新开设“消防积分超市”,组建27家消防公益联盟,居民通过扫二维码举报火灾隐患来兑换生活用品,巧妙地将“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组建快递骑手志愿巡查队,实现“送件+查隐患”双重功能,有效弥补基层消防力量不足。此外,在社区层面推动消防员入驻工作站,与网格员协同开展隐患排查宣传,培养消防安全的“明白人”,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理氛围。

(作者系国家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