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里”社区共话幸福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5-16 14:58:12 【字体:

美编 张维麟 画

背景

近年来,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通过盘活现有闲置校舍等资源,在大具乡打造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为当地蓝莓、油橄榄、玉米制种、特色果蔬产业及周边各类企业用工提供保障。管家式服务和家庭式环境,让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馨,工作起来更顺心。

话题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一头连着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雪山下的“幸福里”社区因何脱颖而出?如何让“幸福”一词得到具象化的表达?社区里又发生了哪些温暖的故事?

解决难题 打造“幸福里”

“今天的主要工作地点为头台村基地,采摘蓝莓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果子等级进行划分,全程佩戴好手套,出发。”天刚蒙蒙亮,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玉龙县大具乡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就热闹起来。从附近村庄赶来以及住在社区宿舍的采摘工人在院子里集合排队,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5月,大具乡千亩蓝莓迎来采摘季。针对蓝莓生产企业用工短缺,同时周边村镇务工人员又没活干的局面,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成了对接两头的纽带,缓解了当地招工、就业两头难的矛盾。

为推动群众致富增收,近年来,大具乡引进雪山恬蓝莓公司、三全油橄榄公司、田园油橄榄公司、玉米制种公司等多家大型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较大且用工时段可实现错峰。为有效解决企业引人留人难题,进一步优化务工人员食宿环境,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应运而生。

“在这儿上班两年多了,工作挺轻松的。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大具乡培良村委会村民李王美一面采摘蓝莓一面对记者说,她每天可以采摘150盒到200盒蓝莓,按照每盒工价1.5—2元计算,日收入约300—500元。

“打造管家式服务平台、家庭式务工环境,让每位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玉龙县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办公室主任阿海馨介绍,社区设有福利站,平时会为员工发放一些免费的生活物资,加班的时候会为员工准备牛奶、面包,天气炎热的时候会为他们准备一些短袖、防晒服等物资。

创新模式 架起“幸福桥”

搭上线只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是关键。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建设过程中,玉龙县成立工作专班,由人社部门牵头,协调教体、乡政府等,将闲置的校舍、村活动中心等部门提升改造为务工人员专属的“幸福里”社区。社区有食堂、宿舍,配有卫生间、洗浴间、自动洗衣房,配备大巴车早晚接送工人到基地务工,提供吃住行一体的全流程配套服务。

“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的务工人员中,有来自大理、怒江等州市的,还有本市永胜县、宁蒗县的,虽然民族不同,但大家都很淳朴,相处下来非常开心。”来自玉龙县石鼓镇的蓝莓采摘工人和秋对记者说,“幸福里”社区为务工人员提供员工宿舍、食堂、上下班通勤专车、文体活动场地、技能培训和学习场所等吃住行一体的综合保障,完善的服务解决了他们的诸多后顾之忧。“不用考虑租房和交通问题,只要按时起床,乘坐社区统一安排的大巴车上下班,还提供一日三餐,真的很幸福。”和秋说。

“无论是工作技能掌握,生活中的日常起居,还是心理上对新环境的适应,都需要悉心关怀与全程辅导,直至他们能完全融入这里,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岗位。”社区负责人说,为了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社区组织工作人员会定期到新员工宿舍走访,听取他们的意见,力所能及地满足务工人员诉求。

“这个是采摘框,放PT盒和分级板,黄色标签我们放报废果,中间的小白框我们放红果。”傍晚时分,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刚入职的采摘工人正在进行岗前培训。“新农人”大讲堂开班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110次,培训人数达3600人,下一步还将联合司法、人社、妇联等部门开展普法、职业技能、妇女权益保护等培训。“社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自身的素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对我将来从事其他农业生产也很有帮助。”务工人员左建芬说。

就近就业 迈上“幸福路”

“提供吃好、住好、行好的硬件设施只是基础,真正有温度的体现,是给予务工人员的尊重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致关怀,再到可观的工资收入,助力他们实现更体面的就业。”在谈到建设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的初衷时,社区负责人表示,将建设一个让大家有归属感的幸福社区,落实好国家鼓励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导向,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截至目前,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共吸纳丽江本地及怒江、大理等地务工人员3753人,累计提供用工33万人次,累计发放工资5000万元。通过以产聚人、以人兴业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24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一批就业“幸福里”社区。

“充分发挥就业‘幸福里’社区的作用,持续推进就业‘幸福里’社区建设,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玉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吴思田说,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协同解决了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业增收等问题,让务工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感。

如今,大量务工人员入驻雪山恬就业“幸福里”社区,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产业发展,带动了餐饮、商贸服务等行业发展,也让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找到了新的就业空间。在“幸福里”社区,幸福触手可及、人人共享。(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和星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