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挺膺担当”的青春思政课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5-14 17:09:35 【字体:

作者:李春亭

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思政课在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云南省“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如约而至,青春思政课既有理论思考的深度分析,又有人生指引的现实温度,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成长需求结合,为讲好“有深度、有温度、有效度”的思政课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讲深上下功夫,筑牢思想根基。“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是有理论深度的思政课,兼具情怀与温度的杨增岽教授进行主题授课,他讲到,“要以动态发展视角看待矛盾”“要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间建立平衡”“要将远大理想分解为阶段性目标,通过持续奋斗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现场有同学说:“要将远大理想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做一个长期主义者,通过持续奋斗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以慢一点但千万不要因为觉得遥不可及而选择不开始。”思政课教师要把握青年认知特点,坚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筑牢青年的理想信念根基。

在讲透上下功夫,回应思想困惑。“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是有实践力度的思政课,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具象体验,有利于引导青年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桂海潮鼓励青年“找到自己的兴趣志向与时代需求的契合点”,把空天报国精神具象化;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毕业生杨章初姆用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生动诠释初心使命;“花痴博士”李淑斌用十年青春换一朵花,让月季花拥有“中国芯”……这些事迹,都令学生心潮澎湃。要直面学生认知痛点、思想堵点,引导学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鲜活案例中感悟担当精神。引导青年在多元场景中接受精神洗礼,在参与式学习中明确奋斗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无悔青春。

在讲活上下功夫,激发情感共鸣。“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是有情感温度的思政课,在青年榜样的讲述中,青少年看到青春最美的样子,看到青春无限的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我们要用鲜活的榜样力量鼓舞青年、影响青年、感动青年,让青年一起“遇见光”“追寻光”“成为光”,在鲜活案例中感悟“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真谛。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以立体化的教学场景、青年的话语体系、榜样的真实故事激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让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化认知,展现当代青年应有的激情与昂扬。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