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新质生产力的方法策略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5-14 15:08:58 【字体:

作者:崔玉娟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解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重要使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如何将其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其价值与策略,成为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

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维度: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透视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创新。新质生产力,这一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范式,并且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例如,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力要素体系,不仅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也重构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生产力结构。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剖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内在逻辑。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重塑着生产组织模式,倒逼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正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实践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能。在产业变革领域,新质生产力促使传统产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升级,如比亚迪借助“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模式,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产品不良率的显著降低。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大动能。我国在量子计算、新能源等领域的重大突破,有力支撑了“十四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大高端产业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凸显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维护产业链安全的战略意义。

育人价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深度求索团队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民生领域当中,宇树科技实现了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的突破,这些事例都体现出青年于科技创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思政课在培育学生期间,需要着重培养其“新质思维”,包括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实践转化能力等。同时,思政课还要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例如,南京大学学生借助“科技助农”实践,把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乡村振兴,这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鲜活体现。

讲深讲透讲活的教学策略:构建三维教学体系

讲深新质生产力的策略:深度剖析与多维拓展。深入剖析理论内涵,搭建起一套全面且系统的知识架构。把新质生产力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当中,联系政治经济学、科技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内容,深入剖析其理论的起源以及实践的内在逻辑,着重关注课程内容与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仔细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文件中有关新质生产力的阐述,凸显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感知能力,培育其批判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讲透新质生产力的策略:揭示逻辑与拓展实践。思政教师若要把道理讲透彻,就需将事物背后所蕴含的逻辑以及现象背后深藏的本质揭示出来,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理解其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借助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相互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要求。同时,要直面学生所关切的问题。针对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主义和问题等方面出现的思想困惑,思政课教师需善于引导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发展特点,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施教、顺势加以引导,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创新精神。还应认识到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拓展。思政课教师应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际情况,组织参观创新型企业、参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与企业、科研机构等构建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讲活新质生产力的策略:价值引领与青年共鸣。在思政课教学中,单纯依靠理论讲授大多时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引发其共鸣,思政教师需借助生动的故事来讲明道理,讲述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等,将深刻的思想、抽象的道理融入鲜活的故事中,以实现价值引领。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用通俗易懂且生动鲜活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采用学生能听懂、能记住、能运用的语言进行讲授,也可以适当运用网言网语等当代青年学生喜爱的语言形式,引发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在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制作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视频课程、微课等,利用直播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帮助学生实时了解专业技术最新发展形势,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新质生产力的魅力。

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新质生产力,需以理论深度筑牢思想根基,以实践厚度增强认知认同,以情感温度激发行动自觉。通过构建“理论—实践—价值”三维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