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5-09 15:22:30 【字体:

作者:赵亮

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献情报中心,既是师生和公众汲取知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文化殿堂,也是国内外社会思潮聚集、交汇、激荡乃至生成的重要场域,其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当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多变,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也进入到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化和教育职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助力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将“三全育人”落在实处,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文献信息资源优势,让学生们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多样的价值观念中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在多变的思想格局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持续坚持政治引领。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和社会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既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也是高校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的“晴雨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图书馆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内在逻辑,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始终秉持“三全育人”理念和“大思政”育人格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时代要求,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握政治大局,主动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持续加强价值导向。图书馆作为纸质文献资源、数据库资源和特色典藏资源的储藏地和服务点,是高校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重要场所。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图书馆应紧跟新时代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战略部署和总体规划,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主动锚定“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贯穿于图情工作者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始终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分析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事业发展和“全民阅读体系”中,进而转化为师生和公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善于运用网络思维传播主流思想、网络语言承载红色基因、网络形态创新斗争形式、网络手段拓展教育平台,不断将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生活情趣巧妙有机地嵌入到网络资源和服务中,让师生和公众在审美享受中受到鼓舞、在情感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震撼中获得收益。

持续加强平台育人。图书馆作为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重要载体,既是师生和公众接触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严把意识形态关的文化阵地。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图书馆应主动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致力于打造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声音、聚焦正能量的坚强阵地,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努力增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本领,不断巩固和拓展“红色地带”,控制和转化“灰色地带”,遏制和改造“黑色地带”;持续打造能够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展览讲座和报告培训及文化沙龙等学术活动,让师生和公众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有效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在师生和公众心中持续发挥作用,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网络课程等多渠道提供形式多样的育人素材,使师生在网络世界中受到良好思想道德熏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加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度,增强书香校园品质特色和时代新人精神力量,持续推进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高校图书馆应主动肩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结合新时代特点,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守正创新中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