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 | 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

来源:云南理论网 2025-05-07 11:11:44 【字体:

云岭时评特约评论员 李春亭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如约而至。青春思政课既有理论思考的深度分析又有人生指引的现实温度,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成长需求结合,既让现场学生感受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又为思政课教师讲好有深度、有温度、有效度的思政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讲深上下功夫,筑牢思想根基。“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是有理论深度的思政课。兼具情怀与温度的杨增岽教授进行主题授课,他讲到,“要以动态发展视角看待矛盾”“要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间建立平衡”“要将远大理想分解为阶段性目标,通过持续奋斗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思政课教师要把握青年认知特点,坚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

在讲透上下功夫,回应思想困惑。“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是有实践力度的思政课,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具象体验,有利于引导青年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桂海潮鼓励青年“找到自己的兴趣志向与时代需求的契合点”,把空天报国精神具象化;“花痴博士”李淑斌用十年青春换一朵花,让月季花拥有“中国芯”……这些事迹令学生心潮澎湃。要直面学生认知痛点、思想堵点,引导学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鲜活案例中感悟担当精神;引导青年在多元场景中接受精神洗礼,在参与式学习中明确奋斗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无悔青春。

在讲活上下功夫,激发情感共鸣。“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是有情感温度的思政课,在青年榜样的讲述中,青少年看到青春最美的样子,看到青春无限的可能。要用鲜活的榜样力量鼓舞青年、影响青年、感动青年,让青年一起“遇见光”“追寻光”“成为光”,在鲜活案例中感悟“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真谛。以立体化的教学场景、青年的话语体系、榜样的真实故事激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让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化认知,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教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