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4-28 14:49:01 【字体:

作者:瞿子强 刘林龙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基层仍面临观念保守化、产业同质化、主体单一化等困难和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如何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破题。

夯实保障体系,筑牢乡村振兴之基。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田粮用,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惠农助农政策资金兑付力度。二是做精做强特色产业。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和放大区域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气象、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创新工作思路,强化产业兴旺之力。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各乡镇实际,加快编制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有序发展产业。二是推动产业集聚集群。科学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产业集聚和政策扶持,壮大一批规模集中连片、竞争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立足特色产业,探索融合发展之路。一是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建设,鼓励地方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二是推动产业链延伸。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冷链物流设施、末端零售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三是推动产业交叉融合。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农旅新文化,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

加大政策扶持,织密产业保障之网。一是统筹保障产业用地需求。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保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加强新出台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的宣传和业务指导,切实做好用地服务和保障。二是加强产业发展资金保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增强各类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发挥村集体经济带动作用。盘活资产资源,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合作社、组建集体农场,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

[作者分别系陇川县王子树乡党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