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路径探析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4-25 10:55:20 【字体:

作者 黄河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纲要》提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各环节,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确保每门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将价值引领巧妙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为此,英语专业应依托其独特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统一,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参与性。实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在提升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参与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内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在满足校方第二课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国学诵读、经典探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提升学生表达和思考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眼界视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和文化传播者。在校外实践教学中,要基于高校英语课程的实际需要,在各种校外实践基地中积极开展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的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责任感。

立足专业特点,打造英语专业精品思政课程。英语专业的学习并不局限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学习文化、经济、思想等领域的知识,为英语专业的思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根据学校对思政课程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制定英语专业的具体教育细则,通过搭建由不同教师队伍共同组成和参与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各个学院、各个教师的主体优势,共同挖掘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共同打造集知识传授、技能培训、价值引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英语课程思政示范精品课。

加强教师培训,增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首先,要加强英语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要根据相关建设要求,定期开展针对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座谈会与培训会,邀请各学院领导、相关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等,对相关议题进行探讨、交流,了解不同群体的想法,提高整体的科学建设水平。其次,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原则。鼓励本校教师积极参加研修班和相关会议讲座,与外校教师互动交流,积极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与经验。再次,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鼓励教师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在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要进行表彰与奖励,以形成正向激励,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发挥积极作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