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少华
“高薪招聘养老规划师、养老经纪人,工作时间自由、收入可观……”据报道,近段时间,不少招聘平台出现养老顾问、养老规划师、养老事业合伙人等岗位的招聘信息,这些岗位以诱人的薪资承诺、体面的职业名称,受到不少求职者青睐。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养老产业确实急需专业化服务人才。然而,当前职业市场上鱼龙混杂,部分企业利用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空白,将“养老规划”异化为销售工具,背离了这份职业的初衷。例如,部分机构招聘的“养老规划师”实则为保险、地产销售;还有求职者应聘后发现,所谓“规划”实为电话邀约老人参加推销会,以免费礼品为饵促成保单签约。这种伪规划不仅会消耗社会信任,更可能加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抵触心理。
破解“养老规划”乱象,需多方合力。首先,应建立职业认证体系,明确从业资质与服务标准。其次,监管需打击虚假招聘,对“变相销售”“话术欺诈”等行为强化追责。监管部门应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服务规范,明确“养老规划”的流程和标准,让从业者有章可循,让消费者有据可依。对企业而言,树立“诚信至上”的逻辑才能赢得市场,可以通过养老社区参观、健康讲座等场景化营销增强透明度,让老年人直观感受服务价值。这种以服务换信任的模式,才是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