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波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伴随着军事问题的解决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该会议不仅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也形成了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汲取新青年成长所需的“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明大德”的青春力量,对于帮助新青年坚定崇高信念、增强本领才干、树立责任意识、锤炼高尚品格、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汲取新青年成长的青春力量为题进行探讨,为时代新人成长贡献微薄力量。
从“坚定信念”中汲取“立大志”的青春力量。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遵义会议是在党和红军陷入极度危难的情况下召开的,经过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且物资匮乏、装备不足、弹药稀缺,有重兵堵截、大军围追、被动挨打。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正义必胜”“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拨转了航向,使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得以转危为安、转败为胜。遵义会议的召开和取得的成果,充分诠释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撑。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肩负重任,理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切实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中“立大志”。
从“坚持真理”中汲取“成大才”的青春力量。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遵义会议正是在红军长征初期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一个典范。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既要把学习当作重要任务,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也要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还要在社会实践中练就本领、提升素质、全面发展,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成大才”。
从“独立自主”中汲取“担大任”的青春力量。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是独立自主思想的最初明确表述。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解决了当时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作出的。面向新时代,当代青年既要学会独立思考,保持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决心,也要积极主动向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还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勇于担责,在服务社会、奉献国家中“担大任”。
从“团结统一”中汲取“明大德”的青春力量。团结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实现转折的重要保证。遵义会议不仅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也开创了党团结统一的又一个成功范例。会议的召开凝聚了全党全军的共识,统一了思想和行动,共同应对危机,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会议始终是在正常的党内民主和团结氛围下进行的,与会多数人员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帮助犯错误的同志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会议结束后,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全党全军团结统一,党和红军从危难中走出来了。立足新时代,当代青年要始终保持团结的状态、奋进的姿态,坚持团结统一,咬定青山不放松,也要自觉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结合贯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崇德修身、夯基固本中“明大德”。
遵义会议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篇章,始终是新时代青年成长的精神坐标。从立大志的信念淬炼到成大才的真理追寻,从担大任的自主担当到明大德的团结实践,四个维度的精神解码为青春成长提供了源头活水。新征程上,当代青年当以理想信念校准人生航向,以实践创新厚植专业根基,以自立自强破解成长难题,以集体智慧凝聚奋斗合力,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历史智慧照亮前行道路,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让遵义会议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作者单位: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