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闻传播专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4-18 08:44:56 【字体:

作者:窦小筝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强势赋能下,各种智能化媒体纷纷涌现,新闻传播领域正经历重大变化。从新闻线索的挖掘到内容采编,从平台分发到用户接收反馈,智能化嵌入了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这一变革浪潮给新闻传播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求新求变动力。如何实现新闻传播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契合时代需求的全媒体人才,已成为当下新闻传播领域亟待探究的重要课题。

精筑智课体系,接轨前沿技术浪潮。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需紧密贴合技术发展趋势,以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开展智能化升级。一方面,课程设置需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算法设计等内容板块,积极运用前沿技术开设“数据新闻:挖掘与可视化表达”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从海量数据中精准挖掘新闻线索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大力推进跨学科课程的创建,使新闻传播专业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譬如,创建“计算传播学:技术提升与传播新解”等课程,借助先进的计算技术深入剖析新闻分发和传播过程,引导学生学会从多学科交叉视角领悟并解决新闻传播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多元实践拓维,锻造实战综合能力。智媒时代下,实习实训的多层次和纵深化拓展是应有之义。学校应当积极与各类头部智能媒体平台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开辟实习实训的广阔空间。在媒体实践中,学生可深度参与智能新闻客户端全链条内容生产与运作过程,深入了解智能推荐算法在新闻分发环节的运行逻辑,学习如何针对不同终端设备和用户画像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同时,推动学生参与各类高水平新闻传播操作项目与专业竞赛,如“AI提升:智能短视频创作大赛”等,锻炼学生在智媒环境下的策划、拍摄、剪辑以及传播效果评估能力。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搭建仿真的新闻生产模拟平台,使学生沉浸式开展采访和报道工作,提高传媒实践操作的能力。

双能师资培育,引领教学科研新风。智媒时代,师资队伍创建应向双能方向转型。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高端智能技术培训和前沿学术研究论坛,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与科研革新能力。譬如参与“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革新应用”等课程,追踪新闻传播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并将其融入教学与科研环节。学校还需引进智媒一线具有实践应用经验的业界精英来校兼职授课、开办讲座,让他们把实际工作案例与媒体经验带进课堂,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新闻传播专业发展趋势与业务需求。

靶向定位人才,契合行业多元需求。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彰显出丰富化、专业化和精准化等特征,新闻传播专业应锚定培育目标,执行靶向式培育方案。除了要发展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过硬技能的通用型人才外,还应按照细分领域与技术前沿方向培育特色专业人才。要重点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掌握高清拍摄、剪辑、特效制作和智能分析技术;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守护赛道,着重培育传媒领域的守护尖兵,使其知晓平台算法规则、掌握数据分析技巧以及内容营销策略等。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