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正式拉开帷幕,很多话题广受关注。日前湖南湘乡一位82岁的老人把自己的建议写在烟盒上,被地方立法机关采纳,写进了食品安全条例当中,引发社会热议。
据报道,去年9月湖南省在修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时,面向基层征求意见。湘乡市82岁的陈俊清老人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已是截止日期最后一天,情急之下抽出烟盒中的锡纸,写下了120余字的建议:“要加大处罚,比如卫生有问题的,要马上吊销营业执照,已经吊销营业执照了的,要规定若干年以上不准再开店子……”这份用最“草根”的方式表达出的朴素诉求,通过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逐级上报,最终被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采纳,成为条例第四十条的硬核条款:吊销执照后禁业三年,并于3月1日正式实施。
120余字虽短,但民意很重。老人字里行间,没有华丽辞藻,口语化的表达,作为立法建议似乎不规范,而写在皱皱巴巴的烟盒纸上,也貌似不太严肃。但他的每一句话都是能代表老百姓的心里话、大实话,他以最质朴的方式践行公民责任,直击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展现了普通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当陈俊清的烟盒原件被收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湖南实践展”,玻璃展柜上映出的是一名普通公民对家国的深情。正如有网友评论:“原来法律条文里,真的能闻到人间烟火气”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既离不开公众积极参与,也离不开相关部门认真履职。陈俊清老人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到正式法条中,不仅因其现实针对性,更得益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制度设计。近年来,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了“直通车”作用,让普通人的声音不再被淹没。去年,国务院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50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取得新的工作成效。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开门立法”对民意的重视,更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活力:人民的意见,哪怕是写在一张不起眼的烟盒纸上,也会被倾听。
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我国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为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类似于“烟盒上的建议”,也应在社会层面更广泛地推行。比如,借助更多平台广纳民意,让外卖员、保洁阿姨、留守儿童家长等“隐形人群”走进立法现场,提供独特视角与建设性意见,进而提升法律法规的完备性。通过多元主体的公共讨论,让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各抒己见、论据交锋,在理性交流与充分探讨中,最大限度地消弭分歧,凝聚社会共识等等。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才能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