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门户枢纽建设
——专访中共德宏州委书记姜山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德宏州委宣传部供图
《云岭之窗》杂志社:德宏沿边产业园呈现出产业快速聚集态势。今年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保持这种发展势头?
姜山:省委要求,德宏州要用好区位、政策、人力资源等优势,高质量建设沿边产业园区。一年多来,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奔赴东中部地区,向意向转移企业开展招商引商,推动制造业加快向德宏转移。582户转移入驻企业中,15户是计划转移到国外的企业、22户为境外企业回引入园。以雅戈尔、浩宇等为代表的141户纺织服装企业落地、增长8.29倍,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7.7%,中缝重工等一批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落户德宏,工业厂房“一房难求”。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增速排全省第2位,产业从结构单一向新型工业化迈出了一大步。
今年,我们将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当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示范标杆。一是实施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在产业链上下游着力,打造“德宏制造”全产业链集群。二是实施产城人融合发展行动,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三是实施资源要素集聚行动,开设审批、保障、服务等“绿色快捷通道”。四是实施巩固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零碳园区,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瑞丽沿边产业园图源:云南日报
《云岭之窗》杂志社:在国家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中,德宏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促开放?
姜山:我们将以国家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重大发展机遇,在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门户枢纽上下足功夫。
一是全面构建门户枢纽的基础支撑体系。以中缅铁路沿线开发规划编制、综合客货运枢纽项目等工作加快推进互联互通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引外联的大交通体系。完善口岸大通关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推动芒市空港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落地,谋划建设旅检、货检等一批口岸通道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综合口岸体系。实施推进仓储、集装箱货场、冷链加工等项目,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二是全面提升门户枢纽辐射影响力。深化跨境产业合作,完善境内外产业链布局,提升辐射带动质量。推进边民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提升“合作社+边民+集体经济”组织化水平。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展销和跨境电商,提升消费集聚力和吸附力。坚定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办好“国门学校”、“国门医院”,持续开展“走亲戚式”互访交流。
三是打造门户枢纽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走流程、“当面见企业”、政府部门“坐诊接诉”等制度机制,提升融信服平台质效。完善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培引国际贸易、涉外法律等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提升外籍人员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外籍人员出入境便捷高效。
位于中缅边境的陇川县陇把镇龙安村,从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寨发展成为如今远近闻名的边境幸福村,呈现出“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殷洁 摄
《云岭之窗》杂志社:德宏州将怎样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保安全、惠民生?
姜山:卫国戍边是边疆德宏的神圣使命。我们将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边疆工作的底线和前提,以稳边固边兴边富边交出一份边疆治理现代化优异答卷。
一是巩固管边控边成果,建设边疆治理现代化标杆。发扬近年来全州党政军警民合力创造的“毒品等跨境违法犯罪降至40年来最低”等辉煌战绩经验,深化边境村寨“10联户网格”,打好强边固防“人民战争”,并从守护国土、社会维稳、防渗反渗拓展到防灾避险、乡村振兴、守望相助等边疆基层治理领域,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
二是巩固促农增收成果,让人民生活“样样好”成色更足。去年全州农业投资增长64.9%、高于全省57.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数增长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均呈现加速态势。我们将持续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中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大力发展蚕桑、酸茶、咖啡等优势特色农业,推进劳动力组织化到沿边产业园区就地就近就业。扩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健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体系,织牢民生保障网。
三是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擦亮“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金字招牌。去年,全州接待游客量、旅游总花费均增长20%以上,增速均跃居全省第1位。今年,我们将持续守护好德宏蓝天碧水净土,深化绿美建设,坚持每人每年种“三棵树”,不断擦亮森林观鸟、美食休闲、康养旅居等优质生态旅游产品品牌,让绿水青山成为各族群众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