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
——专访中共楚雄州委书记张子建
晶科能源(楚雄)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高建波/摄
《云岭之窗》杂志社:省委提出,楚雄州要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今年,楚雄州将如何在以资源换产业的“撑竿跳”中推动产业发展走在前列?
张子建:作为滇中城市群重要成员,今年我们将抓住主攻工业、招商引资“两个关键”,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做到提升城镇化率、提升民间投资和产业投资占比、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对外开放度“四个提升”,注重加强项目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城乡融合、加强绿色发展、加强作风建设“五个加强”,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具体到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推动工业“固本强基”。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定期服务和生产经营动态分析机制,实行点对点、“保姆式”、清单式服务。加快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升链,推动硅、钛、钒钛、铜等优势产业延链,促进新材料、中(彝)医药、绿色食品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补链,争取低空经济、氢能及储能等新兴产业建链。我们还将研究制定“上台阶”奖、创新奖、专精特新等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二是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坚持梯次培养,筛选一批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提档升级”,今年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加大休闲食品、功能食品、调味品、保健饮品等产品的开发力度,推动农业延链增值,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5∶1。在“保险+金融+肉牛”、“支部+订单+彝绣”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更多联农带农机制,扩大覆盖率,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
三是推动文旅“扩量提质”。发挥好自然生态好、县县通高速、民族文化丰富等优势,打造乡村旅居示范带、阳光旅居集聚区、生态旅居样板区、古镇旅居聚集地、康养旅居优选地,打响“旅居楚雄·四季康养”品牌。持续打造恐龙、元谋人、野生菌、绿孔雀等文旅IP,申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创意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推进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主动融入“昆大丽香”黄金旅游线,推动建立旅游联盟,共拓市场、共塑品牌。
《云岭之窗》杂志社: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楚雄州有哪些具体考虑?
张子建:2023年,楚雄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18.21个百分点、全省4.97个百分点,这是差距也是潜力。我们将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走好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做强州府。大力实施“强州府”行动,推动楚雄市规划、建设、管理强起来,产业、企业、就业强起来,教育、医疗、文旅强起来,法治、文明、和谐强起来,力争实现经济总量过千亿元、园区产值过千亿元,对全州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城区常住人口超50万的“两个千亿、两个五十”目标。
二是做特县城。因地制宜、因县施策,推动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城共建”,建设一批农业强县、生态强县、工业强县和小而精、小而新、小而美特色县城,力争把禄丰市打造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
三是做精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广牟定县“五个三”经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1.0向2.0升级,探索植入乡村运营、乡村旅居等模式,推动部分村庄向3.0迈进。有序实施农村道路、重点水源、农村电网、健康养老服务、乡村网络提升等重大工程。
《云岭之窗》杂志社:近年来,永仁“幸福里”模式频频出圈。在民生建设方面,今年楚雄州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子建:去年,我们把76.7%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实施民生补短板提质量攻坚工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多措并举让就业更加充分。规范网约车驾驶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推进农业版、工业版、服务版“幸福里”社区迭代升级,力争县域内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率达65%以上。
二是“三医联动”让健康更可持续。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努力把医疗服务水平提起来、学科建设能力强起来,把群众看病费用降下去、市域外就诊率降下去,打造健康云南新高地、中(彝)医药示范区、深化医改先行区。
三是“五教同兴”让教育更有质量。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下大力气强化名校长培养、教师全员培训,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不低于98%,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打造全省一流高中,争创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