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窗】周建忠:以实干实绩推动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云岭之窗》杂志 2025-03-04 15:16:23 【字体:

以实干实绩推动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访中共玉溪市委书记周建忠

  《云岭之窗》杂志社: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不懈壮大“三大经济”,要在“换”、“聚”、“促”上下足功夫。今年,玉溪如何突出“聚”字,持续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周建忠:园区经济是玉溪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去年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0%以上。今年,我们将突出“两壮两新”主导地位,链主带动、配套跟进、全产业链发展,以园区聚产业、聚企业。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管委会+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模式,完善重点指标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园区下属企业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园区“点单”、部门“上菜”协同机制,赋予园区更多“吹哨权”。

  二是细化产业布局。重点谋划布局每个园区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的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建立“近期实施、长期储备、定期滚动”重点项目库,有序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避免“内卷式”竞争。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集中坐诊接诉”、“局长走流程”、“营商会客厅”等活动,优化周三“夜市”、周六“早市”延时服务,深化交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审批模式改革,健全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运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机制。

  四是强化要素支撑。健全园区资产资源利用机制,“一宗一案”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优先保障重点地区、主导产业、重大项目用地,做活做大现有企业、现有产业,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云岭之窗》杂志社:去年,云南玉昆足球队成功冲超,“周末到玉溪过‘足’瘾”成为热门话题。今年,玉溪如何抢抓机遇,进一步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

玉溪江川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李丹/摄

  周建忠:文体旅融合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促进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去年,玉昆足球队每场主场比赛平均上座率近2万人、拉动消费1000余万元,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持续转化为玉溪文旅消费的“增量”。今年,我们将更好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以足球赛事经济为切入点,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交叉渗透、跨界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全面激活文体旅融合发展“一池春水”。

  一是做强优质供给。细分游客群体、洞悉消费趋势,精准描绘游客画像、精确梳理需求清单。发挥产品、资源优势,建立观光休闲、度假康养、文化演艺、赛事活动4类产品包,实现需求与供给精准衔接、高效速配、动态平衡。

  二是丰富产品业态。聚焦打造玉溪精品赛事、玉溪音乐文化合唱、玉溪演艺、玉溪非遗4大品牌,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优,精心策划中超赛事云南特色主场,加快推进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李家山考古国家遗址公园、哀牢山生态旅游、海门村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夏季避暑、冬季避寒、乡村康养等旅居业态,让每一位来到玉溪的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还想来”。

  三是强化联盟牵引。健全文体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成立文体旅融合发展产业联盟,聚焦品牌化打造、立体化宣传、精准化营销、数字化赋能4条路径,搭建协调服务共商、信息交流共通、产品业态共建、招商引智共推、推广营销共拓、数字服务共享6大平台,推动经营主体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充分释放联盟“一呼百应”的倍增效应。

位于玉溪市澄江市的龙街万海绿康蓝莓基地。周俊丞/摄

  《云岭之窗》杂志社: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今年玉溪在这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周建忠:农业是玉溪的优势产业之一。今年,我们将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做精生产端、做强加工端、拓宽销售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

  一是量质齐抓、建强基地。存量上,以农业基地提质增效为重点,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新培育市级基地100个以上,新增基地转“四上”企业30户以上。增量上,积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聚焦红河谷—绿汁江干热河谷等热区优势资源开发,打造番茄、芒果、柑橘等重要优质冬春蔬菜和高端热带水果基地。

  二是育强主体、做强链条。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延链增值,持续做强龙头企业、做优特色农业企业,推进江川区、通海县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积极撮合企业和农户共建产业链、利益链,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三是强化服务、做精品牌。大力发展服务型农业企业,提升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丰富农产品电子商务业态,培育区域品牌、打造企业品牌、做强产品品牌,新增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50个以上,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产品美誉度、品质认可度。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