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高新之路正在拓宽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3-04 14:50:43 【字体:

作者:吕仲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广大民营企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大展拳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引领新能源革命到重构人工智能生态,从突破芯片“卡脖子”技术到参与航天高精尖研发,中国民营企业正以“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姿态,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向“新”而行,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1000家企业研发费用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5%。这种投入已经转化为技术突破的累累硕果:华为麒麟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更令人瞩目的是,在航天领域,民营企业研制的液氧甲烷发动机成功应用于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试验,打破了“国家队”垄断高精尖技术的传统格局。

向“高”攀登,民营企业推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重构。民营企业的“高”不仅体现在技术高度,更在于其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能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连续两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带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所建构的开源大模型,在多个行业和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在量子通信领域,科大国盾等民企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构建起自主可控的通信安全体系。这些突破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正从发展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政策环境的优化为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提供了制度保障。《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权利,“两重两新”政策则为民营企业开放了万亿级市场空间。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然而,民营企业的攀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面临模仿依赖和能力不足的困境,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其创新潜力的释放。为此,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民营企业也将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刻下更深的中国印记。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