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省会贡献
——专访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洪建
安宁产业园区是云南省首批重点产业园区,202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0亿元、在全省89个开发区中排第1位。图为安宁产业园区冶金园区。昆明日报记者 王俊星/摄
《云岭之窗》杂志社:《2024年,昆明经济打了个“翻身仗”,为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下一步昆明如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发展更好贡献省会力量?
刘洪建:近年来,我们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发展不仅抓出了速度,而且抓出了质量,对全省经济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2024年,昆明经济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是除2017年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投产特殊年份外,10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1.1%、31.9%,均居全省第1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9.5%提高到2024年的59.4%。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我们将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加快实施新一轮技术更新改造,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石油化工、烟草、冶金等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培育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加大对低空经济、智能算力、生命科学、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的谋划和政策引导力度,打造一批高成长性的新产业新赛道。
我们将全力推进贸易富市。用好用活“两新”政策推动实物消费,以文旅为重点促进服务消费,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强做优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发展数字贸易,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在推动贸工一体化、工贸一体化上下功夫,积极促进贸易和产业融合互促。抓好开放型平台、展会平台、交易平台建设,培育壮大贸易经营主体,全力推动对外贸易提质增效。
我们将全力推进旅游兴市。持续抓好6条“黄金旅游线路”建设,积极培育“观鸥季”、“赏花季”、“食菌季”、“市场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快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依托已建成的108公里滇池绿道,精心策划旅游线路、精品业态,把环滇池旅游线路打造成为昆明的核心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开发高品质旅居类产品,打响“旅居昆明”新品牌,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场景。
我们将全力推进金融活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金融活水”精准直达实体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多边金融组织在昆明设立区域或功能总部、分支机构,吸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新兴金融机构、私募基金企业来昆发展,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云岭之窗》杂志社:《这几年,昆明抓住托管磨憨的机遇,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下一步,昆明如何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服务辐射中心建设?
刘洪建: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托管磨憨,不仅为加快推进辐射中心建设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而且为昆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托管磨憨以来,我们创新开展央地合作、沪滇协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建磨憨,累计完成投资超100亿元,是托管以前6年总和的16倍,磨憨人口也从托管之初的2万人增加到4万人,磨憨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我们充分发挥磨憨—磨丁合作区优势,深化对台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了70家企业签约、69家企业入驻、57个产业项目落地,首个台商外迁回流项目落地合作区,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格局加快打开。
今年,我们将乘势而上、持续发力,以磨憨开发建设为抓手,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更好服务辐射中心建设。
一是再谋划实施一批推动磨憨加快发展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力争完成投资100亿元,持续提升磨憨承载力和品质形象。
二是继续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推动围网区封关运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模式落地、“一地两检”查验模式和昆明南站铁路口岸临时开放、南坡跨境隧道建设等尽快取得突破。
三是用好东西部协作、沪滇协作、重点产业跨区域协作等机制,扎实开展精准招商,系统推进产业链招商,招引更多重点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向昆明和磨憨“转移”、“备份”。
四是依托中老铁路,尽快打通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的堵点,在降本增效、货源组织上下功夫,持续提升昆明货运交通枢纽地位,推动昆明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