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飞 摄
作者:周希宁
编者按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区位优势突出。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近年来,云南立足区位优势,用好政策红利,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本期版面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话辐射中心建设带来的变化与成就,从不同维度阐释开放之风吹拂云岭大地的生动故事,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引领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云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为云南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从最初的宏伟构想逐步落地为坚实的现实成果,取得了积极进展。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从“路线图”变成“实景图”
同路人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大。十年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显著提升。一方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地区间的互信合作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协同效应凸显,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更加充足。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为南亚东南亚国家提供了无限商机。
“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中老铁路为中国与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架设起便捷的陆运新通道。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促进了高水平开放,RCEP的生效实施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让中国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连接更加紧密。“心联通”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最强有力的纽带,通过文化交流与互鉴、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医疗卫生合作等,赋予了经济往来以情感和温度。
云南奋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有力度——统一思想,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勠力同心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十年来,云南坚定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作为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沿边开放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成立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印发辐射中心建设系列政策文件,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云南加快建设辐射中心的意见。
有深度——开拓创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云南主动谋划对外开放举措,发挥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主体省份作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跨境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行,统筹推进28个口岸和自贸试验区、沿边产业园区等建设发展,紧密与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全面对接RCEP,创新南博会、商洽会会展功能,更好协同促进对外开放。创新推动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
有温度——与邻为伴、与邻为善,携手打造区域合作典范。云南积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展现出“中国关怀”和“云南温度”,有力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以共建“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为指引,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一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受到周边国家民众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未来征程,深化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未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应更加重视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通过打造“发展快车道”,与周边国家携手推进现代化。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云南还要提升政策、经济、创新、通道、社会对接能力。一是提升政策对接能力,与相关国家共同制定发展规则,构建合作共赢发展平台,形成协商共享机制。二是提升经济对接能力,构建货物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跨境投资金融平台,推动运输、数据、资金、人员流动便利化,紧密区域价值链合作,增强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能力。三是提升创新对接能力,构建创新与产能合作平台,发挥我国诸多产业有先进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优势,帮助周边国家提高生产力水平。四是提升通道对接能力,构建连通内外、便捷高效的综合大通道,加快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能源、信息等通道建设,建设环印度洋大通道的国际门户枢纽。五是提升社会对接能力,构建人文交流平台、环境友好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人民互帮互助的情谊,做好文明互鉴,助力周边国家绿色发展,扭紧共同发展的牵引绳。
接续奋斗,扎实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通道建设,从“畅通”迈向“高效便捷”。一是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大通道,发展现代物流业,做大主体、做强枢纽、降低成本,优化物流行政管理职能,深化跨境运输合作机制。二是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大通道,强化能源开发利用合作,提升能源的承载、输送和配置能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电力交易枢纽。三是构建智联协同的数字信息大通道,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建设国际通信枢纽。四是加力提速口岸建设,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镇建设,深化与周边国家通关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全局意义和带动作用的重点口岸。
沿边开放,从“全方位”跃至“高水平”。云南应利用好我国的超大市场和超强供应链双重优势,要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一是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强化外贸政策支持体系。二是高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用好外资服务云南现代产业建设,完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机制建设。三是进一步突出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扩大云南特色的服务贸易规模,创新服务贸易政策,完善服务贸易机制。四是建好开放型园区平台载体,推进制度、模式、业态等创新,促进要素和产业聚集。五是深化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提升云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六是完善国际合作平台与机制,以提升南博会能级为抓手打造会展经济平台,以对接RCEP为抓手推进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探索对周边国家的单边开放新举措。
产业体系,从“构建”到“提升”。要积极承接重点产业的转移,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更加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推进产业转移合作机制建设。二是提高自身产业竞争力,推动重点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高端化发展,强化交易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助力产业发展,打造跨境产业链,创新用好周边国家劳动力资源。四是深化与周边国家农业合作,提升种植业合作的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农业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整合。五是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从市场准入、政府服务、市场监管方面推动云南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打造文化窗口,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云南应进一步紧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更好服务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打造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一是通过打好周边安全主动战,完善双边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共建和平家园。二是通过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深化跨境执法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合作,共建安宁家园。三是通过做强边(跨)境旅游特色,推进国际减贫合作,扩大农产品进口共享国内市场机遇,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共建繁荣家园。四是通过强化生态保护合作,加强国际清洁能源合作,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共建美丽家园。五是通过深化科学、文化体育和民生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共建友好家园。
打造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样板。云南要坚定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推动全民共享发展红利。三是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提升边境治理能力,推进守边固边兴边。四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沿边城镇带和兴边富民中心城镇。五是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制度,推进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国家安全体系。
(作者系云南藤云西创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