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评论员 何嵘
智慧风电场系统逐步完善,位于曲靖市的富源西风电基地的运维效率提高了60%以上,全年发电量达19亿千瓦时;磨憨口岸来往的游客和车辆井然有序,施工现场热火朝天……2024年,云南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大经济”成效显著;2025年,面向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在“换”“聚”“促”上下足功夫,坚持不懈壮大“三大经济”。
富源西环境友好型智慧风电场。云南日报记者 段晓瑞 供图
以资源换产业。面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云南不能仅仅满足于初加工和中低端的“小本经营”,否则极易陷入“资源陷阱”,失去长远发展的本钱,而是要通过“换”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换取价值链中高端、有核心竞争力、促农增收能力强的产业。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着眼于延链补链强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云南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园区聚产业。通过突出主导产业、提升亩均效益,让园区产生“聚变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具体而言,要推行“管委会+公司”等模式,用好市场手段,解决资金从哪里来、商怎么招、管理怎么提升等问题。同时要调整优化布局,避免“内卷式”竞争。
以口岸促产业。我们不能只把口岸经济想成一个点,而是以点连线带面的综合经济。点是口岸,线是中老铁路等大通道沿线,面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要集中资源力量、以河口、磨憨、瑞丽等口岸为重点,以中越、中老、中缅方向大通道为依托,以沿线园区和城镇为载体,促物流通畅、促外贸发展、促产业落地。
中国腾冲猴桥口岸。云南日报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三大经济”协同发展,不仅要在“换”“聚”“促”上下足功夫,也要将这些战略落实到项目和企业上。只有坚定不移地大抓项目、大抓工业、大抓招商引资,用好各项政策,抓住工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沪滇“16+16”园区共建等有利条件,推动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发展,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才能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换”“聚”“促”上下足功夫持续壮大“三大经济”,不仅是云南转变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也是云南在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随着“三大经济”立形渐稳、相连成势,云南的独特资源、区位、生态等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构建符合云南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