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暑假期间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在芒市中山乡农家书屋,“七彩假期”课堂上返乡大学生用专业知识耐心指导学生完成暑假作业,并开展安全教育;鲁甸县茨院乡阳光驿站,孩子们用小手抚摸立体书的凹凸纹路,特色低龄儿童启蒙教育让孩子开了眼界;500余公里外的屏边县新华乡,留守儿童正与志愿者玩着古诗词飞花令,笑声穿透书页。这些场景,是省委宣传部反非法反违禁处“护苗2025”专项行动的生动注脚,让万间农家书屋成为守护青少年成长的“护苗”驿站。
今年5月,昆明华山中学启动的“护苗·绿书签进校园”活动拉开全省“护苗2025”专项行动序幕。“护苗行动需要全社会共筑防线,为孩子守住一方清朗天地。”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强调。依托“护苗联盟”机制,教育、文化、共青团等20余个部门协同发力:法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新华书店等机构捐赠的万余册正版图书流向乡村书屋。
在麻栗坡县六河乡农家书屋,管理员李芳正举着盗版书籍样本向孩子们讲解:“大家看,这种模糊的插图就是典型的盗版特征。”通过“有害出版物鉴别课堂”和亲子互动问答,书屋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筑牢“信息防火墙”。
走进永德县崇岗乡农家书屋,孩子们围坐在老式马灯、原木桌前听乡贤讲述往事。“这些物件比课本更有温度。”管理员杨惠芬轻抚泛黄的村史相册说。通过书屋与乡史室的融合,乡土记忆成为滋养文化认同的活教材。
据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最新统计显示,专项行动覆盖全省90%以上农家书屋,累计开展主题阅读活动3000余场。
“我们种下的不仅是阅读种子,还是抵御不良信息的疫苗。”一名志愿者在书签上的留言,道出这场行动的深意。小小书屋如同汩汩清泉,正以缕缕书香浇灌乡村文明根基,为少年儿童沉淀终身受用的成长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