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多地积极部署并深化“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聚焦青少年保护与文化市场清朗,以协同作战之势打造清朗的社会文化空间,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严密防护网。
丽江市
近日,丽江市召开了2025年“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推进会暨案件侦办工作座谈会。
会上,参会人员就“扫黄打非”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区域联防、部门联动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参会人员一致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五个专项行动的要求,扎实推进网络书店、宗教性内部资料等5个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责,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贡献力量。
据了解,今年以来,丽江市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2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683家次,处置涉黄涉非案(事件)21条,立案查处案件12件,有效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
德宏州
近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扫黄打非”办联合州、县(市)文化和旅游局、民族宗教局,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农家书屋等多类场所共58个点位开展明察暗访,旨在规范文化市场,营造健康环境。重点检查中小学周边书店是否存在销售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出版物及侵权盗版教材教辅行为;宗教场所是否存放非法出版物、周边有无违规发放宗教宣传品情况;印刷企业经营证照是否齐全、有无违法违规印刷等相关行为。
检查中,执法人员向经营业主及场所负责人宣传“扫黄打非”、版权保护等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如何避免侵权盗版,以及发现涉“黄”涉“非”线索的举报方法。此次行动发现并整改了7个问题,有效推动了文化市场的规范发展,为公众营造了积极健康、平稳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怒江州
近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扫黄打非”办联合县委统战部、县公安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个部门,在暑假前期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检查行动。此次行动着重对校园周边的书店、文具店、印刷店以及娱乐场所进行了检查,致力于规范出版物市场经营,严肃查处非法出版物的流通、侵权盗版等问题,并对经营主体资质和进货渠道的合法性进行了核查。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向经营者普及了“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特别强调了未成年人保护责任,引导他们增强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实现文明经营、规范经营、守法经营。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各经营单位的守法经营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
下一步,兰坪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将持续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有害出版物及信息,大力扫除各类文化垃圾以及侵权盗版行为,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清朗的暑期文化环境。
红河州
为营造清朗健康的文化环境,近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三猛乡整合社会事务办、派出所、执法大队以及中小学等多方力量,联合开展“夜鹰行动”,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行动采取“错峰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夜间为重点时段,对全乡文化市场进行全面细致、无死角的排查。同时,三猛乡各中小学校教师利用学生外出高峰时段,在街头巷尾开展面对面劝导。结合典型案例,向中考结束的学生讲解非法出版物和网络有害信息的危害,普及“扫黄打非”知识,提醒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此外,教师还通过家长微信群,实时推送“扫黄打非”安全提示,并借助主题班会、知识讲座等形式,覆盖学生800余人次,构建起家校社协同防护体系。
工作组成员也深入村组,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以案说法、政策解读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在全社会营造了共同参与“扫黄打非”的浓厚氛围。
玉溪市
连日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积极推进“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全力净化文化环境、筑牢精神防线。
行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工作,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以及现场讲解等方式,重点传授非法出版物和盗版书籍的辨别方法与要点,并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黄”“非”制品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的多重危害。同时,针对书店、文具店以及流动出版物销售点等重点场所,专项检查工作也同步展开。执法人员在严格查验的基础上,着重对经营者进行教育,强调其主体责任意识,要求把好进货源头关,共同守护文化市场的清朗秩序。
为了进一步深化行动效果并凝聚家庭力量,街道还同步开展了“亲子共读”特色活动。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们阐释“扫黄打非”的深远意义以及涉“黄”涉“非”出版物的显著危害特征,并传授实用的鉴别技巧,积极倡导家长们成为文化环境共治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多方协作发力,为居民营造健康清朗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