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银发力量”这样闪光

来源:云南网 2025-11-07 09:02:58 【字体:

11月6日,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会议表彰了50个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100名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会前,省委书记王宁会见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向大家表示祝贺,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勉励老干部老同志弘扬光荣传统,永葆政治本色,为做好全省各项工作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11月6日,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雷桐苏 摄

会上

6名代表进行发言

讲述先进故事

传递“银发力量”

先进集体昆明市市场监管局“计量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将守护“小计量”转化为服务“大民生”

2022年,昆明市市场监管局42名退休干部,主动组建成立昆明市“计量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

这支由“老专家”“老执法”“老监管”组成的队伍日复一日跟随商户出摊,挨家挨户查验秤具检定标识,足迹覆盖全市242个市场。创新推出“手机变砝码”服务,指导大家用手机验证秤具准度。聚焦企业需求,推出“计量帮扶进企业”行动,针对不同企业的痛点难点精准施策。

在能力建设与经验传承上,队员们主动学习《计量法》新规,全员取得“计量义务监督员”资格聘书。同时,他们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整理成册,形成《计量监管实操指南》,分享给年轻的市场监管人员。

这支队伍以“党旗红”引领“市监蓝”,在农贸市场的摊位前、社区的宣讲台上、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把银发余热,化作守护民生和助力发展的温暖光热。

先进集体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离退休人员党支部:把心中的热爱,写在云岭田间地头

党支部精心构建“集中学+线上推+上门送”的学习体系。五年来,累计组织集中学习88次,推送资料690份,送学上门60次。同时,将“关爱党员、凝聚人心”作为组织建设的重要法宝,没有疏远的距离,只有家人般的牵挂。

这几年,省农科院成立“云岭银发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服务队”“历史文化挖掘老专家志愿服务队”,为大家搭建了发光发热的平台。

76岁的卢义宣,在水稻遗传资源研究利用中贡献突出,2021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于亚雄为年轻科技人员传授经验,参与选育了1个国家登记大麦新品种……老专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为“三农”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家把对“三农”的热爱,转化为助力高原特色农业强省建设的行动。

       先进个人谢开福:用行动践初心,用余热暖民心

今年71岁的谢开福,是来自曲靖市会泽县的一名退休干部,担任会泽县纪委监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为适应离退休干部党建发展要求,支部与仙龙社区开展融合共建,坚持理论联学、活动联办、服务共管、治理融入。

“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是连着千家万户的小事,把群众的小事办实、实事办好,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谢开福介绍,2021年8月,会泽县首个“乡贤监督工作站”建成,环境卫生、关爱“一老一小”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谢开福认为,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的有效途径,他组织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干部积极参与矛盾调处,开展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寻医问诊服务等活动,用行动践初心,用余热暖民心,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服务群众的一线。

       先进个人毕继芬:深耕关爱之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自2013年负责玉溪市红塔区关工委相关工作以来,毕继芬始终秉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十二年间默默坚守。

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继芬深入基层调研,半年内组织走访60余次,积极拓展企业、民办学校、村民小组等关工委覆盖网络,形成多元协同的“大关工委”格局。

十多年来,毕继芬组织开展“假期学校”1377期,惠及1.13万名儿童。针对困境儿童与留守儿童,统筹资源建成2个“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匹配“代理家长”,为流动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并帮扶济困助学1386人、助医4614人。

毕继芬还细致梳理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名册,组建起一支13人的“五老”骨干队伍,推动关工委工作达到“五好”标准。

展望未来,毕继芬将继续以微光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先进个人余成敏:织起“防控网”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1年退休第二天,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与死神“搏斗”了四十年的余成敏钻进了哀牢山,带领团队翻找毒蘑菇样本。

“云南每年毒蘑菇中毒病例占全国1/3,与其等中毒后抢救,不如从源头阻断悲剧。”彼时,余成敏主持创建的国内综合医院首个“蘑菇中毒临床研究室”刚有起色,退休后他又投入到实验室工作,和团队采集上千份样本,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省的防控网络。

2023年11月,“楚雄银发专家余成敏工作站”在牟定县戌街卫生院成立。除了每日实验室工作、每周两次回院带教查房外,每月到乡卫生院帮扶又加入到他的固定行程。他将四十年急诊经验编成“微课”,悉心指导基层医生。

“在云南的山野村寨、城镇社区,还有无数和我一样的离退休干部,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余成敏用实际行动扎根基层,发挥余热,把精力扑在研究上、放在服务群众上。

       先进个人孔庆律:银发先锋践初心余晖生辉暖云岭

“刚担任第四党支部书记时,我心里既沉甸甸又暖乎乎。”退休后的孔庆律,担任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离退休人员第四党支部书记和“不老心最美银发志愿服务团队”队长,以行动诠释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支部老党员多的情况,孔庆律创新推行“三送三常”工作法,通过“送学上门”、支委包联等方式,将组织的关怀与党的声音送到每位老党员身边。

孔庆律常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键在“做”不在“说”。他带领“不老心”志愿服务团队,常年坚持到敬老院开展慰问,为失能老人理发剪甲、表演节目、捐赠物资,用点滴行动传递文明与温暖。

在曾经帮扶过的东川区拖布卡镇桃源村,孔庆律凭借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成功为村民处理10余起维权案件,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银发染霜终不悔,为民服务无止境。孔庆律表示,要以“银发亮色”为云南发展增添光彩。

岁月流转,不改的是初心如磐;年华老去,不变的是情怀依旧。

这些受表彰的集体与个人,以其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是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缩影。

角色在变,舞台在变,但为民服务的本色从未改变。这份由“银发力量”书写的答卷,正成为云岭大地上一道动人的风景。(撰文:张琦敏 编辑:马正麟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