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崔永(左)为老年人看病。
郑红琴(中)带领孩子们到潦浒陶瓷古镇开展实践教学。
近年来,曲靖市麒麟区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出联动“五级书记”、发挥“五老优势”、激发“五方力量”的基层治理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麒麟区实行联动区、镇、村、组、网“五级书记”,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体系。
一直以来,建宁街道姜家巷社区靖兴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无休闲空间等问题深受居民诟病。联动“五级书记”工作法实施后,小区党支部书记吕家红组织物业公司、物委会和业主代表开展党群议事,共商解决方案,并交全体业主表决,完成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建设,新建休闲凉亭1个,增设健身器材7套。
寥廓街道天池社区党委书记张恒辅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发挥老城历史韵味与人文魅力,探索“老建筑+新消费”“旧院落+新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吸引餐饮、文娱等10余种业态进驻,推动老城片区经济发展再现活力。
南宁街道党工委书记夏锋聚焦党建引领城市更新持续发力,盘活街道闲置低效资源,引进一批餐饮、住宿实体入驻,对各类专业市场、特色主题街区进行改造提升,逐步形成张三口立交“首桥经济圈”。
麒麟区不断完善“银发人才”信息库,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五老优势”,通过建设“银发助力+”工作站,开展“银耀麒麟”志愿服务活动等一系列举措,让“五老”在“家门口”发挥作用。
“小区有啥事,就找‘薛姐’帮忙。”这是麒麟区建宁街道祥和社区很多居民常挂在嘴边的话。“薛姐”是一支在社区党委支持下,由社区老年党员和退休干部组建的志愿服务队,发起者是麒麟区粮食局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薛秀文。银发志愿服务队组建后,社区居民遇事有了“主心骨”,大事小情都愿意找“薛姐”帮忙。
在茨营镇茨营社区,居民有个头疼脑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方医生。方崔永是茨营镇卫生院的一名退休医生,在社区党支部的指导下,他在社区下贾家营居民小组建成了“方医生健康小屋”,除了为居民看病外,还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发放药品。
太和街道曲烟社区有547名老年党员,不仅成立了舞蹈、合唱、书画等16支文艺队伍,还成立了“爱我曲烟银发志愿服务队”,培育“银发先锋”骨干40名。
为构筑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多元共治的良好治理局面,麒麟区激活行业部门专业力量、镇村中坚力量、党员先锋力量、社会公益力量、群众参与力量等“五方”力量。
2024年底,麒麟区整合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区文联、区残联、区科协、区工商联、区红十字会8家群团组织组建了群团联盟,梳理群团组织融入基层治理事项42项,开展“组团大走访”“集中大慰问”“统筹大帮扶”。
建宁街道探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把发动无职党员担任网格员作为设岗定责的优先方向,按照人岗相适、双向选择原则,科学设置网格先锋、思想政治、为民服务等6大类多个具体岗位,为辖区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履职平台。
“90后”女孩郑红琴在东山镇创办初心社工站,6年来,她带领团队为困境儿童和老人提供无偿公益服务,在生活上帮助和关心家乡老人、孩子8000余人。
为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麒麟区依托“幸福麒麟”系统平台,创新推行“金豆计划”,鼓励群众报问题、赢金豆、兑物品。自去年7月开展活动至今,群众通过“幸福麒麟”微信公众号共向麒麟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度指挥中心反映问题隐患4.9万件,群众上报问题占比由1%提升至13.5%,营造了人人重视基层治理、人人参与基层治理的良好氛围。(记者 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