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邻居共建美好家园

来源:云南网 2025-05-12 09:23:51 【字体: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一直以来,中国扎根周边、贡献周边,致力于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得到周边国家积极响应。

从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到互联互通项目的推进;从人文交流的蓬勃开展,到应对挑战的携手同行,周边国家各界人士认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中国将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

泰国前副总理沙哈·班迪坤:

共赴泰中金色未来

沙哈·班迪坤

“今年是泰中建交50周年暨‘泰中友谊金色50年’。过去五十年间,泰中两国携手同行,始终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双方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泰国前副总理沙哈·班迪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回顾两国合作,专门提到泰国与毗邻的云南省之间一直以来保持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去年2月,沙哈·班迪坤应相关部门邀请,来到云南昆明出席了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创新论坛。“论坛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在发言中,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数字经济创新领域为南亚、东南亚乃至整个区域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说。

泰中友好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更深深扎根于民间交往,两国人民的情谊源远流长。“不久前,双方还联合开办了泰中领导力课程,我有幸参与其中。这一课程受到了两国政府与民间的广泛关注,相信也将成为增进人民友好情谊的桥梁。”沙哈·班迪坤还以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为例,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正是为促进泰中民心相通而创办,是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这样的友好故事在两国比比皆是,正是这些民间纽带,为政府间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沙哈·班迪坤真诚地说,两国山水相连,友谊深厚。只要双方坚持对话协商,定能深化合作共识,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值此泰中建交50周年之际,让我们以‘金色50年’为新起点,以实际行动诠释‘泰中一家亲’的深厚情谊,让这份跨越国界的情谊世代相传。”(记者 胡丽仙 韩成圆)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翁诗杰:

开拓区域合作空间

翁诗杰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年,马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年后,两国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今年,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这一系列进程,彰显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马中及东盟的深远意义。”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翁诗杰感慨道。

高质量合作的核心,在于将政策愿景转化为民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过去12年来,马中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翁诗杰认为,马中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的背后,是东海岸铁路、皇京港等项目的扎实推进,也是马来西亚农产品通过马中冷链通道新鲜抵达中国市场的生动实践。这些务实合作让普通民众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直接受益者。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华人在商业合作、教育交流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为了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华人有责任与义务积极与不同群体沟通,让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翁诗杰说。

翁诗杰曾多次到访云南。“著名航海家、友谊使者郑和出生在云南,他是马中文明对话的永恒符号,更是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翁诗杰相信,将郑和元素融入两国人文交流、文旅产业等领域,既能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又能彰显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翁诗杰期待,马中两国在政治互信的坚实基础上,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旅游经济等领域开拓双边乃至区域各国多边的合作新机遇。(记者 姚程程 王靖中)

越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越南智库战略与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阮荣光:

增进互信深化合作

阮荣光

“回顾这75年历程,铭记开端十分必要。”越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越南智库战略与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阮荣光表示,今年是越中建交75周年,越南十分重视这一节点。中国是世界上首个承认并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自此,越中建立外交关系,让越南收获了更多周边朋友。越南在抗法战争时期,获得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近1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显著发展。”阮荣光指出,2023年两国达成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共识,彰显出两党两国领导人的长远布局。此后,越中关系在诸多方面成果丰硕,两国互信持续深化尤为突出。如今,越中人民之间,特别是企业之间的互信程度日益提高,在越中经贸合作领域尤其明显。2021至2024年,越中双边贸易额连续4年突破2000亿美元,便是有力证明。

谈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访问越南双方达成的重要共识,阮荣光认为,此次访问,越中关系进入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务实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新阶段,“六个更”全面总结了已取得的成果,并梳理了持续推进的多领域合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联通项目方面,双方继续积极推进,为越南商品输华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一直关注中国发展的阮荣光表示,这一年中国在众多领域成就瞩目。尤其是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正是越南当前发展急需的。越南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这些前沿科技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能为越南提供很好的借鉴,助力越南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赴越投资,实现共赢发展。”阮荣光对此十分期待。(记者 陈晨 王欢 李玲 王韵雅)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

携手共创“黄金50年”

马吉德

“我曾深入参与马来西亚与中国的政府间交往,现在又投身民间外交,继续为增进两国友谊努力。”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阿卜杜勒·马吉德·艾哈迈德·汗兴奋地告诉记者。

马吉德介绍,马中友好协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深化两国社会、文化、教育、青年、体育等交往,同时加强贸易、投资等联系,促进马中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让友谊常青。

作为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曾在中国工作7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我见证了中国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他由衷感慨道。

进入新时代,中国继续在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表示,如今中国在科技、绿色环保等领域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领导者之一。在国际事务与外交领域,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三大全球倡议,为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马吉德说,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来自云南的郑和,不仅奠定了马滇合作交流的基础,更是马中人民共享的文化记忆和遗产。

“我去过云南多次,那里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气候四季如春。”他欣喜地表示,近年来,云南已成为最受马来西亚人青睐的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雄奇壮丽的雪山峡谷、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与此同时,每天多趟往返航班,让两地间的互联互通愈加便利。

去年是马中建交50周年。过去半个世纪,两国在经贸、投资、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往不断加深,友谊不断巩固。马吉德认为,云南在农业、生物医药、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具有天然优势。“马来西亚愿意继续携手中国、携手云南,加强不同领域合作,共创马中两国新的‘黄金50年’。”他坚定地说。(记者 王靖中)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亚太研究院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氏水:

让交流合作充满活力和生机

陈氏水

“这是河内的传统点心,我们叫它夫妻饼,也希望越中关系一直友好。”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亚太研究院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氏水充满温度的话语,传递着对越中关系的美好愿景。近年来,越中两国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蓬勃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而陈氏水也以亲身观察与体会,分享着其中的变化与期待。

“如今,新媒体已成为中国文化在越南传播的重要载体,TikTok、小红书海外版等平台,让越南民众能够真切‘走进’中国生活。”陈氏水介绍,与以往越南青年主要通过《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经典了解中国不同,当下新媒体以短视频、图文分享等更直观、多元的形式,为越南青年打开了认识中国的新窗口。这些平台上,从中国的美食制作、民俗活动,到城市风貌、科技创新,丰富的内容让越南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

在教育合作方面,陈氏水察觉到留学风向的转变。“以前很多越南学生选择到欧美国家、澳大利亚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青年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她表示,经济类专业以及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科技类专业备受越南留学生青睐。“这些专业不仅契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更是中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为越南青年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越南年轻人希望通过在中国的学习,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

谈及文化交流,陈氏水对双向互动的未来充满期待。她表示,目前孔子学院、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已通过语言教学、文化活动等形式,有效增进了越南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喜爱,为双方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越南文化中心能在中国成立,这将是一个向中国民众展示越南形象的窗口,让两国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陈氏水说。(记者 陈晨 王欢 李玲 王韵雅)

柬埔寨国王高级顾问、柬埔寨第七届王国政府顾问、柬中友好协会主席艾森沃:

用平等互信深化铁杆友谊

艾森沃

“柬中建交67年来,两国从相互支持到推进全面战略合作,再到如今的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柬中命运共同体,双方始终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柬中友好协会主席艾森沃亲历了柬中关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他看来,高层频繁互访不断促进双边关系走深走实。

艾森沃回忆,他曾3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2016年习近平主席首次访柬时与之相见的场景还历历在目;2024年,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上与习近平主席的再次会面让艾森沃印象深刻;2025年4月17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金边会见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时,艾森沃就坐在洪森的旁边。作为柬中友好关系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认为,高层密切互动将进一步巩固柬中两国的战略互信,推动两国各领域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同时夯实民间友好交往的根基。

面对美国挑起的关税争端,艾森沃直言:“单边主义只会加剧危机,团结合作才是出路。”他认为,中国在应对全球风险中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而柬埔寨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只有与中国携手,才能共渡难关。”他强调,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当下,亚洲国家更应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价值观,而柬埔寨和中国正秉持着这样的价值观,互帮互助、互利合作,不断探寻合作新机遇,创造更多合作成果。

艾森沃特别提到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柬中签署了37项合作文件,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卫生等领域,标志着柬中“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向前迈出重要一步。“这无疑是合作共赢的具体体现。”他指出,柬中友好协会作为民间桥梁,长期推动民间组织交流,促进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柬中联合开展了“爱心行”、“光明行”、生态炉灶、乡村供水等一系列利民惠民项目,这些务实行动正是亚洲国家互助共进的缩影。“开放包容不是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

2025年“柬中旅游年”的启动,让艾森沃充满期待。“旅游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最佳方式之一。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国的长城,都是亚洲文明的瑰宝,值得彼此欣赏。”他呼吁更多中国游客和投资者到柬埔寨来,感受这里的热情与潜力。

“亚洲价值观的精髓在于,我们尊重差异,但更珍视合作。柬中关系证明,只要坚持开放包容,小国与大国的友谊同样可以成为平等互信的典范。”艾森沃说。(记者 沈燕 张若谷 李吒)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长宋杜:

向世界传递开放包容精神

宋杜

“柬中智库合作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从独立研究到联合研讨会,从学术培训到双向考察,双方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长宋杜长期致力于推动柬中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他看来,两国智库的合作不仅是学术层面的互动,更是亚洲价值观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精神的生动体现。

以语言合作为例,中国云南省与柬埔寨在高棉语、中文、泰语、缅甸语、老挝语、越南语等多语种领域的合作计划,正是开放精神的体现。宋杜表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交流,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彼此,这是亚洲文明对话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合作不停留在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层面,而是直接开展务实合作。”他认为,这种开放的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框架,让知识共享更加高效。

宋杜特别提到中国文化在柬埔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但这种影响并非单向的。“柬埔寨文化同样值得中国学者研究,比如柬埔寨传统社会结构、历史、民俗文化等。同时,希望中国媒体加强对柬埔寨的宣传,让更多中国朋友更全面地了解真实、安全和美好的柬埔寨。”他建议双方学者围绕文化、技术、社会问题、宣传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通过包容互鉴,找到共同发展的路径。

“亚洲价值观的核心之一就是包容。我们尊重差异,并在差异中寻找合作的可能。”宋杜呼吁包括云南省在内的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到与柬埔寨王家研究院的合作中来,通过合作,实现双向了解,并向世界传递亚洲的开放与包容精神。

在宋杜看来,亚洲价值观不仅是理念,更是行动指南。柬中智库合作的成功实践,正是这种价值观的生动写照。“只有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亚洲才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沈燕 张若谷 李吒)

柬埔寨政府发言人机构主席班波那:

在合作中诠释亚洲价值观

班波那

“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亚洲国家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价值观,携手推动区域发展与繁荣。其中,柬埔寨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柬埔寨政府发言人机构主席班波那高度评价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与帮助,强调两国合作不仅推动了柬埔寨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互利共赢的典范。

柬埔寨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长期以来,柬埔寨王国政府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与开放政策,为外国投资者创造安全、可靠的营商环境。”班波那特别提到,柬埔寨修订的《投资法》为外资提供了诸多便利,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年轻化、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则进一步增强了柬埔寨的竞争力。这种以开放促发展的思路,正是亚洲价值观中包容性与务实精神的体现。

中国作为柬埔寨的重要合作伙伴,始终以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双边关系。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项目,从农业技术合作到数字经济赋能,中国的投资覆盖了柬埔寨发展的多个领域。“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打造,金边—西港高速公路、暹粒吴哥国际机场等标志性项目的开通运营,不仅提升了柬埔寨的产业水平,还带动了就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班波那指出,这样的合作正是柬埔寨需要的,中国并未将自身发展模式强加于人,而是尊重柬埔寨的国情与需求,共同实现互惠互利。

柬中关系的成功,源于两国对亚洲价值观的共同践行。开放,意味着打破壁垒,拥抱合作机遇;包容,则体现为尊重差异,寻求共同发展。“柬中通过务实合作证明:只有坚持平等对话与互利共赢,才能实现可持续繁荣和发展。这种模式不仅为亚洲国家树立了榜样,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智慧和方案。”班波那说。

展望未来,柬中合作将继续深化。“我坚信,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推进,柬中两国在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班波那强调,唯有携手共进,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才能让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惠及更多人民。(记者 沈燕 张若谷 李吒)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