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体现云南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成效,大力弘扬乡村工匠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和带动帮扶、促农增收的乡土情怀,11月12日至13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乡村工匠培育成效宣传推介系列活动。
在南华县全国乡村工匠名师丁兰英工作室,第一批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宣传选树对象丁兰英向乡村工匠们分享了她和母亲、女儿三代人关于彝绣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故事,集中展示了传统彝族服饰、结合时尚元素进行创新后的彝绣服饰和饰品、彝绣与国际时尚品牌联名创作加工的作品,以及登上国际时装周舞台、彰显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些展品,全面反映了南华县乡村工匠培育及彝绣产业发展成效。
楚雄彝绣展销中心集中展示了楚雄州彝绣服饰和饰品,工匠们观摩了彝绣电商直播间,全面感知楚雄州乡村工匠培育及彝绣产业发展成效。

乡村工匠集市展区分布图
楚雄市PARK观象街的乡村工匠集市共设置了“土”“木”“金”“石”“布”“食”“花”以及企业展位8个主题展位,展品不仅涵盖陶器、乐器、玉器、银器、铜器、石器、木雕、筇竹、永子、彝绣、藏绣、扎染、织锦、剪纸等多个种类的精美作品,还有咖啡、茶叶、火腿、乳扇、牛干巴等地方特色食品。通过现场技艺展示、亲身体验品尝、互动交流等方式,生动展示了云南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来往的游客深刻感受到“云品”的独特魅力。

第一批全国乡村工匠名师李福明的鹤庆银器手工艺品。云南网记者 李品娥 摄

集市上,乡村工匠正在向游客介绍自己的手工艺品。云南网记者 李品娥 摄

集市上,乡村工匠正在向游客介绍自己的手工艺品。云南网记者 李品娥 摄
乡村工匠精品展区集中展示了云南省内外共计29名乡村工匠的80余件作品,涵盖刺绣印染、陶瓷烧造、雕刻彩绘、编织扎染、食品制作等10个大类,不仅全方位展现了云南乡村工匠的技能技艺特色,也为乡村工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乡村工匠作品精品展示区。云南网记者 李品娥 摄

傣族国家级乡村工匠岩坎的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品。云南网记者 李品娥 摄

游客正在驻足观赏云南扎染手工艺品。云南网记者 李品娥 摄

乡村工匠之间交流作品创作心得。云南网记者 李品娥 摄
乡村工匠培育认定工作自2023年启动以来,云南省已累计培育认定乡村工匠7666人,其中,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59人,向农业农村部推荐认定全国乡村工匠名师13人。
“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玉溪非遗刺绣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让玉溪非遗刺绣不再是‘藏在深闺’的非遗展品,而是成为更接地气的大众美学。”现场参展的2025年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培育对象、省级乡村工匠名师钱晓丽说。
乡村工匠是乡土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未来,云南将持续健全乡村工匠培育、支持、评价、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产业就业帮扶措施,推动技艺传承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强大动能。(记者 李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