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网评:4亿户外玩家下一站都看向云南?

来源:云南网 2025-10-29 09:27:51 【字体:

让4亿户外人群选择走进云南的山水间,感受运动的魅力,并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体会云南户外运动的精彩,推动云南从户外资源大省向户外经济强省迈进。

图源云南网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近日,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召开。同期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提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10余个省区市结合本地资源,陆续出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这意味着户外运动产业正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快步走向深耕目的地建设“精耕时代”。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以及人民群众青睐中,户外运动产业获得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已达33.5万家,户外运动市场潜力有效释放。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4亿人,骑行山林、健步绿道、星空露营等活动,已经从小众爱好跃升为全民健身和消费的新常态。如今,政策的风口、资本的赛道、玩家的目光同时对准户外运动,比拼的不再是“谁的山更高、谁的湖更蓝”,而是“谁能让那座山、那条湖更具有独特性、更好玩”,谁能把宏观布局真正落地到一座山、一条河、一块草甸,谁就能抢到4亿户外人群的下一波流量。

云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当之无愧的户外资源大省。自2023年首届户外运动大会落地云南以来,云南便狠抓机遇,不仅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更在政策支撑上主动领跑。2023年,《云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云南省体育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相继出台;2024年大会期间,省级区域户外运动发展政策《关于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既为全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更为全国提供了“云南方案”。

全省各地更是将政策落到具体实践中。大理构建起“山、水、陆、空”立体户外场景,磻溪S弯骑行、玉带云游路登山徒步、路极主题公园等点位,将自然景观与运动体验完美融合。环洱海自行车赛吸引近1500名参赛者,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升格为中国田协A1类赛事后,参赛规模达2万人;千年历史的三月街赛马大会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国际、国家、区域不同层级的赛事体系实现对各类群体的精准对接。昆明推动“全时全景”运动场景建设,如冬季滑雪、夏季水上运动、春秋山地越野,确保365天无淡季。作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昆明还依托中老泰铁路与RCEP红利,正在成为连接14亿人口国内市场与25亿人口南亚东南亚市场的枢纽;3×3篮球超级联赛、定向越野联赛走进磨憨口岸,体育赛事成为跨境交流的纽带,助力云南抢占东南亚体育消费蓝海。迪庆虎跳峡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超6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香格里拉户外运动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比例超16%。四季皆宜、全域可玩,从响应国家宏观布局到依托自有优势建设目的地,云南早已把在地性转化为产业链、把独特性转化为实际收益,更将户外运动打造成“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闪亮的名片。

今年9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把发展体育产业和户外运动纳入“十五五”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并把发展户外运动作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工作统筹部署。而在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不难看出,在户外运动产业市场的“下半场”,如何打造高质量目的地已成为角逐的新赛道。

从国家宏观布局的蓝图,到云南各地的实景画卷;从欣赏风景的旁观者,到融入场景的参与者,户外运动产业这一阶段的竞争,必然聚焦于对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以及对在地性的深度解读与转化。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首批49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云南省大理州“苍山洱海”户外运动目的地、丽江市“玉龙天境”高山户外运动目的地成功入选。这对云南而言,将获得更精准的支持与赋能。然而,既然已抢跑在前,云南便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必须继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内涵,让4亿户外人群选择走进云南的山水间,感受运动的魅力,并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体会云南户外运动的精彩,进一步扩大深化“无户外、不云南,来云南、必户外”品牌内涵,让“流量”转化为口碑、带动消费,推动云南从户外资源大省向户外经济强省迈进。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