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刊|致敬伟大胜利 感受时代荣光

来源: 2025-09-04 10:15:13 【字体:

《云南日报》版面截图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观礼的嘉宾。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赓续红色血脉接续团结奋斗——我省少数民族观礼代表亲历盛会

赴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云南少数民族代表。记者 黄兴能 摄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9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少数民族观礼代表们心中引发强烈反响。

“总书记的讲话,彰显出中华民族敢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守护国家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决心,让我倍感振奋。”来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阿昌族教师盖红丽难掩激动之情。她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各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的结果;伟大祖国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珍宝。

在盖红丽身旁,其他15位身着彝族、傣族、纳西族、布朗族、拉祜族等民族盛装的代表同样满怀喜悦。他们是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及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作为国家民委组织的2025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大家共同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礼,参与这场历史性的盛会。

“沿着祖辈70多年前的足迹来到北京,心里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感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就没有拉祜山寨的小康生活。”拉祜族代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勐糯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扎丕说,自己的曾祖父李光保是1950年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代表,也是1951年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字盟誓的代表。老一代人立下了“永远跟着共产党”的誓言,自己这一代要把团结誓言永远刻印在心里、书写到每一天的行动中。

阅兵式上,看着受阅部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耳边响彻着震撼人心的口号和威武雄壮的军乐,代表们无不被这磅礴的气势深深震撼。

同样作为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傣族代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整董村曼贺井组党支部书记赵珍说,自己实现了像爷爷一样来北京观礼的愿望,感到十分幸福。

“这既是前所未有的个人体验,也是直击内心的精神洗礼。”基诺族代表、景洪市勐旺乡政府干部张金录表示,自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更感到了满满的安全感、幸福感。

大会临近尾声,8万羽和平鸽与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在《歌唱祖国》的旋律中,16位代表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思绪万千——

盖红丽表示,亲身经历这场盛会,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感愈发强烈。要以行动守护好、传承好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让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在各民族青年心中牢牢扎根。

普米族代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尹才胜说,要把此次观礼的激动心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引导各族群众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李扎丕表示,民族村寨的发展巨变与人民领袖的关怀厚望紧密相连。自己要向各族乡亲们宣讲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生动事例诠释“党恩如山,团结是金”的道理,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赵珍说,要带领大家传承好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进一步发展好咖啡、茶叶、坚果等产业,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记者 李正雄 张寅

闻明继续深耕科研攻关难题

闻明

9月3日清晨,北京的天空尚未完全放亮,云南省贵金属集团首席科学家、贵金属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闻明登上了驶往天安门广场的大巴车。街道空旷而宁静,他心中却激荡澎湃。

抵达天安门广场后,闻明整理好衣襟,安静地等待着大会开始。9时整,报时钟声响起,广场上80响礼炮齐鸣、国歌奏响,闻明内心充满震撼与自豪,“在现场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的激动无法用语言形容。”他说。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闻明深感振奋与鼓舞。雄壮的阅兵方阵走来,彰显着人民军队的崭新风貌和强大实力。闻明感叹:“这些装备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雄厚研发实力。”

在科研一线深耕二十余载,闻明深知科技自立自强的分量。博士毕业后,他放弃海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投身溅射靶材研究。面对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国内一片空白的局面,10余年里,他带领团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靶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今,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走向了世界。

今年,他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和“云岭楷模”。当和平鸽振翅高飞,彩色气球飞上云天,闻明更加坚定心中的信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就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他说,“而我的使命,就是在实验室里继续这份守护。”

“这场大会让我对抗战精神、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为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回到岗位后,我将继续把科研报国之心化作守护国家之力,聚焦‘卡脖子’难题攻关,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并以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团队不断创新突破。”(记者 王璐瑶/文 受访者供图

宋妍嫱永远立足岗位多做实事

宋妍嫱

当铿锵的脚步声震彻大地,当新型装备列阵驶过长安街,站在观礼席上的“全国最美人物”代表宋妍嫱,再次湿润了眼眶。

“我真切地感受到咱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民族脊梁挺得越来越直。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这份震撼与自豪更化作了奋进的动力,往后更要立足岗位,为国家发展、百姓幸福多办实事,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宋妍嫱激动地说。

宋妍嫱是曲靖市麒麟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她以真挚爱情抚平英雄伤痕,她的家庭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吕援雄是2010年12月5日四川省道孚县孜龙山那场火灾救援中的幸存者,但全身烧伤面积高达80%,吕援雄表现英勇荣立一等功。经过漫长而痛苦的治疗,吕援雄的身体逐渐康复,但内心的创伤却难以愈合。他无数次失声痛哭,几近崩溃,直到遇见了宋妍嫱。

带着对英雄的深深敬意,宋妍嫱以网友的身份走进了吕援雄的生活。陪他谈心散步,照顾饮食起居。家人朋友纷纷劝阻:“你能坚持照顾他一辈子?”面对亲友的质疑,宋妍嫱坚定回答:“我喜欢的是他美丽的灵魂,是他临危不惧的责任担当,是他钢铁般的意志,跟他在一起,我觉得人生是美好的。”

2016年11月,吕援雄单膝跪地,向宋妍嫱求婚。如今,他们儿女双全。在宋妍嫱细心照顾和鼓励下,吕援雄已经可以独自做家务、写字作画、操作电脑,并积极投身公益。宋妍嫱聊起丈夫就特别骄傲:“援雄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

观礼现场,铁流滚滚,战旗猎猎。宋妍嫱表示,将继续服务好广大退役军人,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当好他们的娘家人,用情用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家乡、为祖国添一份力。(记者 张雯/文 受访者供图

者发贵唯有实干才能不负使命

者发贵

9月3日,当者发贵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右侧观礼台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时,这位来自云南的顺丰快递小哥依然感觉“像做梦一样”。

“现场目睹盛大的阅兵,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震撼,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者发贵说。

这是他第4次来到北京,而这一次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从楚雄双柏大山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从穿梭在大街小巷收派件到阅兵仪式现场观礼,这条用信念与汗水筑就的奋斗之路一走就是18年。

2008年,曾在青藏高原戍边3年的他退伍回乡,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顺丰公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快递员的工作,一干就是18年。工作中,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优化路线,他熟记区域内每一条街道;为提升包装技能,他反复琢磨公司手册,甚至从废品站回收纸箱练习打包,最终练就了又快又稳的专业手法。他还将自己多年总结的业务经验倾囊相授,发挥“传帮带”作用,累计培养出200多名业务精湛的优秀快递员。

18年来,者发贵累计服务客户上万人次,收派行程超过20万公里,处理收派件量60余万件,创造了连续18年零投诉的纪录,多次获评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优秀收派员、顺丰速运集团优秀员工。今年4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者发贵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祖国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唯有实干才能不负使命、开创新生活。今后,我将继续在快递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与同事一道为快递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者发贵说。(记者 段晓瑞/文 受访者供图

农加贵始终坚守讲台不忘初心

农加贵

秋日的北京,艳阳高照。9月3日上午,在面向天安门城楼左侧的观礼台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身着少数民族节日盛装,农加贵无比兴奋地亲历这一举世瞩目的大典。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铿锵鼓舞人心。“更让我坚信只要跟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农加贵心潮澎湃。

伴随着嘹亮的军乐,徒步方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来。农加贵情不自禁地高举着手中的国旗,为受阅部队官兵欢呼加油。他说:“祖国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增添了中国人民的底气,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观礼最后,农加贵与现场所有人一起高唱《歌唱祖国》。“歌声唱响的那一刻,我和身边的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我将怀揣一颗爱国之心、奋斗之心,继续为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添砖加瓦。”现场的热烈氛围,让农加贵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我们的命运与祖国紧紧相连,牢记入党初心,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分享着观礼的感受和心声,农加贵给自己在开学季布置了“新作业”。

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农加贵一辈子的坚守。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农加贵走过了39个春秋,他与同事们把100多名孩子送出了大山……

“回到学校,我要把参加观礼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勉励大家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强国有我!”农加贵说。(记者 张文峰 黄鹏/文 受访者供图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