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约400年前,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徐霞客在云南忽然放慢脚步,在山水间解锁悠然模式,并留下了25万字的《滇游日记》,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写下最早的注脚……走他走的路、吹他吹过的风,作为新霞客旅居云南的你,是否也会惊叹于云南的独特魅力,是否也会遗憾于徐霞客不曾看到的云岭新景。而今日之云南又与往日之滇景,有哪些不同?不妨通过一段古今对话,共同探寻云南穿越时空的魅力、亘古绵长的文化和焕发新生的活力。
云南发布、云南网联合推出“新霞客·旅居记”系列报道,通过“新霞客”视角,用霞言霞语全新解锁花艳、茶香、节欢、食美等N种心动的理由,带领广大网友感受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
若徐霞客饮过云南的咖啡,他的游记里定会多出一缕褐色的墨香,当茶香悠然在云雾间散开,云南的山野也已酝酿出另一种令人沉醉的风味。北纬21°至25°的秘境里,奋力生长的咖啡树正用果实沉淀阳光,把云南风土化作一杯世界品味的“中国咖啡”。今日的旅人,不必如徐霞客般攀藤附葛,只需循着咖啡的香气,便能开启一场云咖寻味之旅,在普洱的村落里啜饮手冲,于保山的河谷中细嗅鲜果,再到版纳的悬崖云端,以一杯冰咖丈量心跳的速度。当“中国咖啡看云南”逐渐成为大众共识,让我们以杯为舟,溯香而行,品读这片土地的咖香风味。
提起普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千年茶马古道与醇厚的普洱茶香。但这片被阳光眷顾的土地,还藏着另一个身份——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产区。
在普洱,咖啡的打开方式不只是装修精致的城市咖啡厅,在村里感受一粒咖啡的成熟,才是产地的深度玩法。
小凹子咖啡庄园 普洱市委宣传部供图
距思茅区中心城区仅19公里的南岛河村白沙坡,是一个隐匿在咖啡林中的村落,在村里找一处庄园住下,便可开启一趟悠闲咖旅。
清晨,可以跟随咖农穿梭于咖啡林,看累累硕果挂枝头,感受深秋山野的殷实。
阳光下的咖啡豆 普洱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山林间呼吸过新鲜空气后,不妨走进咖啡文化体验中心,在咖啡师的指导下,体验咖啡豆在高温烘焙中释放香气的奇妙过程,最后再亲手研磨、冲泡一杯专属的普洱风味,品味产地直出的新鲜。
游客参观烘焙工坊 图源:“普洱文旅”微信公众号
品过咖啡,与三两好友点上一桌农家菜,谈笑间,看远山如黛,咖啡林随风轻摇。这一刻,普洱的咖啡香与烟火气完美交融,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最地道的风味,就藏在这片土地最质朴的生活里。
北纬25°的潞江坝,由高黎贡山与怒江共同孕育,被誉为“中国咖啡的黄金纬度带”,是保山小粒咖啡的核心产区。年均21.3℃的温暖气候与火山灰土壤相遇,无霜期长、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赋予了这里的咖啡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细腻风味。
保山小粒咖啡 莽红升 摄
从1952年第一株铁皮卡咖啡苗扎根,到如今13万余亩咖啡林覆盖高黎贡山东麓,保山用昼夜16℃的温差魔法,将阳光与云雾编织进每一颗咖啡豆的肌理。
想在秋日寻味一抹咖啡香气,不妨选择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莫卡村,这个位于高黎贡山东麓的村落,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坐落其间,周边环绕着五个A级旅游景区和五家“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互交织。
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 图源:“保山文旅”微信公众号
旅居莫卡村,清晨漫步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满眼青翠,聆听着啁啾的鸟鸣,细嗅咖啡香气。
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 图源:“保山文旅”微信公众号
悠然从咖啡种植区、世界咖啡文化展示馆逛到咖啡体验馆、咖啡直播中心,了解咖啡的前世今生,见证咖啡从豆子到杯子的全过程,体验亲手制作咖啡的乐趣。
逛得累了,再来一场咖啡宴,咖啡撒撇、咖啡炖鸡、咖啡花炒菜……在这里,可谓是“咖”位拉满了。
咖啡宴图源:“文旅隆阳”微信公众号
当告庄的星光夜市人潮涌动时,西双版纳的咖啡故事正悄然在林间生长。这里,咖啡店不止在街角,也在村庄,甚至山巅,一杯咖啡是西双版纳迎客的“仪式感”。
咖啡种植基地 图源:“景洪发布”微信公众号
走进“咖啡小镇”——景洪市普文镇,随机邂逅一家咖啡馆,搭配一份甜品,再点上一杯老板的招牌特调,体味“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若是得空,还可以为自己安排一场咖啡庄园研学活动,既能吃喝,又能学习。
图源:“景洪发布”微信公众号
最惊心动魄的咖啡体验藏在勐腊县勐远仙境,攀上百米悬崖,背倚嶙峋岩壁,任双脚在云雾中轻荡。当冰咖啡的醇苦在舌尖化开时,你会明白——此刻手中的悬浮感,正是专属于冒险者的味觉勋章。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勐远仙境景区供图
游玩小tips
秋季山区温差大,请备好防风外套,咖啡种植区多坡路,建议穿着舒适徒步鞋哟!
梯田稻浪
湿地鸥影
喝茶品咖
……
旅居云南
邂逅一场秋日浪漫之旅
统筹:浦美玲 王晓洁
策划:曹璐 沐旭 翟芯冉 包涛 杨昊 赵娟
视觉设计:潘思颖 姚振
撰文:翟芯冉 毛儒麒
编辑:徐琲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