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火熊熊燃烧,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
走进广州奥体中心,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田径赛事正在这里激情上演。
这片赛场,承载着无数运动员的全运梦想——他们或挥洒汗水、收获荣光,或遗憾落泪、黯然离场,每一天,都有动人的故事在此书写。
而云南姑娘罗霞,正是在这里,开启了她摘金夺银、不断向上的竞技人生新篇章。

11月16日晚,广州奥体中心被夜色围住,只有田径场上灯火璀璨:一条红色的跑道,一群跃跃欲试的奔跑者,女子3000米障碍即将上演最后的决战。
“教练,你觉得我行不行?”云南田径运动员罗霞在上场前小声地问了一下自己的教练。在罗霞对自己稍有怀疑的时候,教练梁九建坚定地告诉她说:“你行,你绝对行!你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跑。”
带着期待和祝福,罗霞打算,勇敢地去试一下。

自信登场、调整呼吸、赛事预备、稳健出发……女子3000米障碍项目在强劲实力较量中开场。罗霞始终保持在领先集团前列,按照战术稳扎稳打,在障碍跨越中展现出流畅连贯的技术动作,未出现任何失误。
进入最后两圈,竞争迎来转折点,罗霞加速提升节奏,凭借本赛季持续火热的竞技状态甩开所有对手,独自领跑形成“单飞”局面。
离终点越来越近,罗霞看了一眼大屏幕上的排名,对手掉了一些、心里更稳了一点。“我告诉自己再往前走一些,这块金牌一定要拿下。”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她顶住体能极限压力,越障动作依旧稳健,最终以9分26秒44成绩收获女子3000米障碍金牌,并一举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
这是云南选手首次夺得该项目的全运会金牌,也是云南历史上首枚全运会障碍赛金牌。

两天后,罗霞再次踏上红色跑道,在“雨战”中开启女子5000米项目的角逐。
18日晚,天空下起小雨,田径场上气温骤降、赛道湿滑。27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选手要在意志与体能的双重考验下,完成一场精彩较量。
前半程,罗霞始终占据领先集团前三的位置,并在距离终点100多米处开始提速。身穿红色比赛服的她,在临近终点时如一道红色闪电,快速超过了前方对手,以15分11秒39成绩奋力夺下赛事银牌。这一成绩也再度刷新了云南田径长距离项目的历史。
3000米是速度与技术的比拼,5000米是智慧与耐力考验。至此,云南田径女将罗霞圆满结束了她的本届全运会之行,并以一金一银的成绩达成了她的赛前目标。
“只要你有一颗想拿金牌的心,只要你为这颗初心做好准备,成功就成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顺理成章。”赛后的罗霞轻松地说道。她没有提及的是,沉甸甸的奖牌背后,还有这位姑娘对体育梦想的长久坚守、在训练场上的长期坚持。
罗霞于2000年出生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五印乡白乃村的一个彝族家庭。儿时往返学校的崎岖山路,是她最初的“训练场”。后来,罗霞从大理州体育中学进入云南省田径队,师从梁九建,开启了系统性训练和一往无前的职业生涯。
“她天生适合这个项目。”在教练梁九建眼里,罗霞在3000米障碍项目中有着非常好的天赋和悟性。这个项目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好的协调性,需要腿部爆发力与跑感兼具,而罗霞恰好具备这些特质,“她基础好,还自律、努力又刻苦,具备优秀运动员的该具备的综合素质。”教练始终坚信,这个来自大理巍山的姑娘,终有一天会走向更高的舞台。
上一届的陕西全运会是罗霞初露锋芒的舞台。21岁的她首登国内最高水平赛场,就在女子3000米障碍赛中收获铜牌。其在赛事中展现出的“韧劲”不仅是教练最认可的特质,也是陪伴她走过了一个充实的全运会备战周期。
2023年,罗霞随队参与成都大运会女子半程马拉松团体项目,收获赛事季军。2025年,她在全国田径大奖赛青岛站女子3000米障碍赛中获得冠军,同年收获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5000米亚军。在5000米项目上,罗霞也两度刷新个人最佳并达到国际健将水平,一路以骄人战绩跻身本届全运会的夺冠热门。
如今,经历了第二个全运会赛场,罗霞有了更高的目标,也肩负着更重的责任。“她已经是队伍里的大姐姐了,也是队长,她要一边管理好自己的同时,也会要协助教练,带动更多年轻队员提高训练,做好榜样。”在梁九建看来,这位25岁的姑娘,成长快速、责任心强,为其他年轻队员打好了样。
罗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征途已经完成,但那条火红的田径赛道上,在灯光最灿烂处,梦想再次发芽,“我希望还能持续进步,尽快打破今天的成绩。”对于从未登上过国际赛场的罗霞来说,未来的目标,就是“站上亚运会、奥运会的赛场和奖台,不给云南人丢脸,为云南人争气”。
未来的日子,罗霞和教练还是会回到那块用来打磨自己和丰盈羽翼的风雨场上,继续练、继续拼,带着新的梦想和目标,脚下生花。(记者 龙彦 陈思蒙 徐永进 阎素素 赵娟 段梦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