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野生菌火锅
图为松茸、松露切片拼盘
捡菌,捡的是未知和惊喜,吃菌,吃的是“人间烟火”。云南人爱捡菌,更爱吃菌,但要寻野生菌美食的原汁原味,拥有“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之称的南华县无疑是最佳之选。
种类齐全 野菌美食的天然“食材库”
走进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菌农、菌商、菌客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市场上,从5元1公斤的松毛菌到1000多元1公斤的南华松茸,几百种可食用野生菌应有尽有。“这里作为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野生菌集散地,野生菌种类和数量繁多,其中,菌商主要收售松茸、见手青等常见品类,菌农则是捡到什么卖什么,种类更丰富。”从事野生菌交易20余年的菌商罗燕华说。
南华县地处滇中腹地,位于哀牢山北麓,森林覆盖率71.77%,境内已知野生菌1021种,其中,可食用的354种,占全国近1000种的35.4%、全省900多种的39.3%,资源年蕴藏储量1.5万多吨,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为野生菌美食提供了品类齐全的食材。
品质新鲜 山野到餐桌的极致追求
上午还长在山头,晚上已上了餐桌,南华野生菌的“鲜”,靠的是从山野到厨房的急速流转和“有菌必达”的冷链物流。
“马街镇盛产大红菇,但距离县城有175公里。以前,菌农们上午采的红菇,要到第二天才能通过班车带到县城,‘过夜’的红菇无论是口感还是品相都大打折扣,很难卖上好价格,市场上的红菇多以干片为主。”南华县马街镇锈水塘村委会菌农杨成相介绍。
2024年,为了打通山林到餐桌的运输距离,南华县对内进行了县、乡、村三级物流全覆盖建设,打通了乡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外开通南华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邮航直达专线,马街菌农上午采到的红菇,中午就能通过冷链车运往县城,下午3点在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上市,13小时可达上海、12小时可达深圳,全国一线城市的饕客可适时共享南华山珍美味。山林到餐桌的距离变成了冷链车跳动的里程。
匠心烹菌 演绎舌尖上的菌香盛宴
生食松茸、爆炒见手青、青椒炒牛肝菌、火腿烩青头菌、鸡鲜汤、野生菌火锅……品类繁多的野生菌,在大火与热油的碰撞中,释放出令人惊艳的风味。
“吃菌子还得到南华。”来自昆明的食客李凤仙说,“南华的餐馆会根据客人吃菌子的要求调整烹饪方式,但不管什么菜系、什么做法,最终都保留了菌子的独特滋味。”
让菌子保留自身独特滋味是南华野生菌好吃的“独家秘方”。为了进一步挖掘野生菌美食特色,南华县成立了生态美食产业发展专班,推出由松茸宴、鲜花宴、土司宴、核桃宴、药膳宴和野生菌火锅组成的“五宴一锅”,以炒、烩、烤、凉拌、炸为主的野生菌炖土鸡、爆炒野生菌、野生菌双拼、菌丝干巴拼盘等野生菌美食菜品,形成独具南华特色的美食IP。今年1至5月,全县有餐饮业经营主体2715户,其中,企业173户,限额以上餐饮企业38户,累计实现餐饮业营业额2.29亿元,同比增长38.75%。(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