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翡翠之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座承载着两千年文明记忆的博物馆巍然矗立,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德宏州博物馆以“传承边疆文明、讲好德宏故事”为使命,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展陈理念,为每一位参观者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丝路记忆: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德宏州博物馆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从西汉“蜀身毒道”到近代滇缅公路的变迁历程。绵延两千多年的南方丝绸之路,虽经千年而不衰。唐宋时期兴起的茶马互市,使一条条从高山峡谷、丛林草莽之中踏出的茶马古道,经德宏一直往南亚和东南亚延伸,满载着滇茶、滇盐、蜀布等特产出去,又将战马源源不断地供给中原。西汉“蜀身毒道”的青铜器(如龙江型不对称铜钺)与东汉的“朱提堂狼器”印证了德宏作为“西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地位;唐代“骠国乐”的传入与宋代“茶马互市”的繁荣,在馆藏马帮铜铃中得到具象呈现,实证了德宏作为古代商路关键节点的辉煌历史;“三征麓川”史实展示了明中晚期至20世纪各类材质南传佛教造像等文物,展示了南传佛教文化与中原典章制度是如何融合的;特别展出的“勐卯古国”贝叶经、傣族土司印信等珍贵文献,生动还原了边疆古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风貌;滇缅公路的血泪史与南侨机工图文展示,诉说着这条“抗战生命线”如何承载民族存亡的重量。
生态人文:诠释和谐共生理念。博物馆突破传统“橱窗式”展陈,打造立体生态场景,模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以标本、全息投影等形式,将“植物活化石”——桫椤、中缅灰叶猴、河燕鸥、红腿小隼、犀鸟等展示在游客面前。在这里,游客可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德宏独具魅力的生态景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民族瑰宝:五彩斑斓的文化画卷。德宏州是全国30个、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92%。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这里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博物馆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呈现了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傣族的稻作文化展现了“水与田”和谐共生的农耕智慧,景颇族的火塘文化传递着家族和谐的温暖,阿昌族的户撒刀锻制技艺场景闪耀着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傈僳族的传统生活场景传递着山野自然的质朴活力,德昂族的酸茶制茶场景则以其独特的制茶工艺和饮食习俗让人耳目一新。
边贸风华:从马帮到自贸区的跨越。从古代马帮商队到现代中缅经济走廊,德宏的边贸文化独具特色。作为云南省对缅口岸(通道)数量最多、特殊经济功能区种类最齐全、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的边境州(市),创造了“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的沿边开放佳绩。博物馆通过图文展板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德宏经济建设成就。
馆际交流:构建文明互鉴网络。德宏州博物馆积极探索与省内外文博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边疆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互鉴。2024年引进玉溪市博物馆《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展》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船的故事——郑和由此向大海》等特色展览。送出的展览《卫国赤子心 青史永留名——滇缅公路与南侨机工主题展》分别于2024年9月13日和10月18日送往宿州市博物馆和玉溪市博物馆展出。2025年1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100个。其中“卫国赤子心 青史永留名——滇缅公路与南侨机工专题展”等20个展览项目获重点推介项目。
未来,德宏州博物馆将持续深化“智慧博物馆”建设,依托中缅经济走廊区位优势,让跨越千年的文明之光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继续深挖藏品文化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文明互鉴贡献力量。(普加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