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们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
朔风起,水始冰,地始冻
万物收藏
你准备好迎接冬天了吗?
“立冬”既代表着冬季的开始
也表示一年即将结束
万物收藏,休养生息
为来年春天的勃发养精蓄锐
秋季作物收晒完毕
动物也逐渐躲藏起来
准备在冬眠中做一场酣梦
世间万物都一点点安静了下来
在潜藏蛰伏中体味冬日悠长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后,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水开始结冰。
二候:地始冻
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野鸡一类的大鸟在立冬后变得不再常见。古人认为这些禽鸟会变成蛤蜊藏在海水里面避寒,但实际上这是浪漫主义的想象。
立冬·鸟归
立冬时节
气候将由秋季的少雨干燥
向冬季的寒冷冰冻过渡
然而
气候温暖、湿地广袤分布的云南
在这个时节
却引得一批批“候鸟大军”
不远万里奔赴这片土地红嘴鸥 杨峥 摄
红嘴鸥 杨峥 摄
秋末冬初的春城昆明
来自西伯利亚的“老朋友”——红嘴鸥
像往年一样
又一次成群结队地翩然而至
每年冬季
红嘴鸥与市民、游客都会准时赴约
波光粼粼的湖畔
成群结队的红嘴鸥在湖中飞翔、觅食
与游人嬉戏
绘就了一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丘北县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
大批候鸟如约而至
它们于湖泊草地之间停留休憩
呈现出“候鸟翔集,秋水长天”的美丽景象
黑鹳 红河州委宣传部 供图
黑鹳 红河州委宣传部 供图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鸟类“国宝”——黑鹳
时隔15年再次重返异龙湖
这一在全球数量稀少的物种
前来越冬
是异龙湖生态环境优美的
最好佐证
剑湖湿地图源:云新闻客户端
剑湖湿地图源:云新闻客户端
近日
大理白族自治州
2024年首批迁徙越冬候鸟先头部队
飞抵国家重要湿地剑湖
上千只的绿翅鸭、赤麻鸭等候鸟
聚集在剑湖湿地
或在湿地悠然觅食
或在湖面嬉戏玩耍
为冬日的剑湖增添了一抹生机
大理州委宣传部 供图
大理州委宣传部 供图
同样在大理
洱海之源的大树营湿地
随处可见绿翅鸭、绿头鸭、凤头潜鸭
赤麻鸭、彩鹮、东方白鹳等鸟类的身影
暖阳下
它们或翱翔空中
或飞扑湖面,或嬉戏觅食
……
生态美景令人陶醉
崔敏 吴再忠 摄
崔敏 吴再忠 摄
在保山昌宁
上千只灰头麦鸡
分散在坝子的农田里
它们每年都会飞来
直到次年仲春才会离开
田间地头
灰头麦鸡时而与白鹭同飞同落
时而单独结群而飞
它们身姿优雅,叫声欢快
为冬日的田园
增添了勃勃生机
立冬·习俗
吃饺子
饺子是“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
贺冬
贺冬也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立冬·絮语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愿你在冬日里
邂逅一场浪漫的雪
期待一个蓬勃的春
成语“冬日可爱”
形容人像冬天的太阳
令人感到温暖
立冬了
愿冬日可爱,你也可爱
当自然界收敛了锋芒
人也要向内寻找
今日立冬
作别深秋、拥抱冬阳
部分内容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光明日报 云新闻客户端
资料:昆明市委宣传部 保山市委宣传部 红河州委宣传部 文山州委宣传部 大理州委宣传部
信息员:陈燕 赵建文 李静 郑泽娅 满亚迪
设计:何沐
编辑:李楠 李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