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资源赋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来源:云南日报 2024-12-23 10:51:51 【字体:

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自我革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厚的廉洁因子。要坚持把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红色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好红色“历史课”、上好党性“教育课”、修好廉洁“必修课”。

突出价值导向,着力构建全面立体的“资源库”。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元素是红色廉洁文化建设的精神滋养,是实现价值塑造不可或缺的思想原料。要遵循红色资源赋能廉洁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指向,基于红色资源与廉洁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红廉资源深究深挖、整理整合。坚持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立足我们党百余年峥嵘岁月的苦难与辉煌、光荣与梦想,科学把握红色遗迹和红色遗址、红色文物和红色档案、红色设施和红色场馆等红色资源蕴含的廉洁基因,盘活红色廉洁文化的“一池春水”,真正构建人、事、物、魂“四位一体”的红色廉洁文化资源库,形成系列化、集成化、图谱化的红廉人物库、红廉故事库、红廉阵地库、红廉精神库。

突出思想导向,着力构建强劲充沛的“舆论场”。让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基因得到传承与发扬,必须开展广泛高效的传播宣介,在强劲充沛的舆论场中彰显红廉文化的思想意涵与思想价值。要在媒体传播平台上“借势”,打造红廉文化传播矩阵,营造“廉”的社会氛围。要在红色艺术作品上“借力”,创作更多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审美张力的红廉文化精品力作,以“爆款”“吸粉”,以“潮流”“出圈”,让主旋律成为最强音,引领“廉”的社会风尚。要在环境设计布置上“借景”,立足具体多样的现实场景传播红廉文化,建设红廉文化主题墙、板、廊、道、窗,打造红廉文化主题公交、车厢、场馆、公园,创设“廉”的社会环境。

突出质效导向,着力构建丰富多样的“活动圈”。红色资源是党和人民深沉厚重的共同历史记忆,更是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矢志复兴、接续奋斗的强大红色引擎。红色资源中的廉洁文化以其不可再生的真实性、唯一性,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应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廉文化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固本培元中筑牢拒腐防变堤坝。要以党组织活动圈为基础,将红廉文化有机融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要以家校社活动圈为支撑,精心培育红廉宣讲、红廉阅读、红廉文艺、红廉研学、红廉实践等品牌活动。通过构建内部与外部同心、线上与线下同向、虚拟与现实同频的多层交叉活动圈,探索形成廉洁文化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红廉文化的道德教化和生态净化功能。

突出责任导向,着力构建协同联动的“共同体”。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事关我们党兴衰成败、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宁的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工程。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要狠抓责任落实,坚持党对廉洁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协同联动的廉洁文化建设“共同体”。要狠抓统筹谋划,促进顶层设计、过程实施、监督反馈、考核评价的一体贯通,构建科学高效的红色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让红色资源蕴藏的廉洁正能量得到源源不断地释放,切实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作者 覃元理 罗鉴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分中心;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两个确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3SKSZ043)的研究成果】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