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在家庭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以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彝族家庭中立德树人为切入点,在彝族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彝族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促进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全国一道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本课题研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新时代云南彝族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不二法则。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一)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彝族概况,简要介绍了彝族人口及其分布、彝族历史、彝族文化、彝族节庆等方面的情况;第二部分 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概述,简要阐述了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的相关概念、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的主要内容概述、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的教化方法三个问题;第三部分 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细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措施、优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部分 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的实践调研,从实践调研基本情况、实践调研结果分析、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现状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实践调研情况;第五部分 进一步发挥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的对策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作用发挥的客观条件、进一步增强发挥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作用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作用的实践路径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
云南是彝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彝族是重要的一员,在中华家训宝库中,彝族也同样融入了自己民族的重要元素。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来源于云南传统彝族家训,充分吸收了云南彝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保留了云南彝族传统家训的精华;同时,融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团结和睦、兄弟团结互助、长幼互敬互爱、邻里友好相处,家庭思政中的世界观教育、自然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个人修养方面的涵养正气、心态平和、注重礼仪、强身健体,勉学励志方面的勉励孩子树立远走高飞的远大志向、教导孩子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交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处世之道中的做人准则、从业要求、交友忠言、涉世劝导、为政劝诫等方面,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内容有契合之处,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人格、价值认同和传统文化基础,细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日常渗透法、仪式熏陶法、故事启迪法,优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国情怀环境、追求美感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目前,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云南彝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家训中红色文化融入不够、彝族家训与各民族家训的交融还有差距、家训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乡镇文化工作力量较为薄弱等客观原因,也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不到位、对彝族优秀传统家训研究弱化、对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谋划等主观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推进云南彝族地区经济和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强乡镇文化工作以改善客观条件,也需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增强保护传承彝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责任意识、加强对云南彝族传统家训的研究阐释、推动云南彝族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由服从到认知、行为到思想再到行为、由接受到创新、受教者与施教者双向互动等路径,以进一步发挥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一)成果的学术价值
一是有利于充分挖掘、总结提炼云南彝族传统家训文化的精华,丰富我国传统家训的理论体系。二是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术研究领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深入到云南彝族家训层面,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究新视野;三是有利于构建既符合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又能够较好地保持云南彝族特色的彝族家庭教育体系,推进云南彝族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成果的应用价值
一是引导云南彝族民众回顾、总结自身家训精华,重新认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二是为云南彝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增强云南彝族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助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三)成果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课题研究成果的使用去向为云南彝族地区的有关部门、有关学术期刊和本课题管理部门,力求产生以下社会影响和效益:
1.进一步发挥新时代云南彝族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基点作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为新时代云南彝族家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彝族地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充分发挥彝族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基点作用,以卓有成效的家庭建设支撑乡村振兴、助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2.进一步促进云南彝族地区的“两个结合”
云南彝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云南彝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贯彻落实“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
3.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新时代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作用的对策措施,以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彝族家庭落地生根,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4.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本课题研究力图充分挖掘云南彝族传统家训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云南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断增强云南彝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项目类别:省社科规划基地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云南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
极作用研究
项目批准号:JD2018YB17
项目负责人:楚雄师范学院何绍芬
项目组成员:钱波、杨甫旺、张留福、黄云川、章世家、熊远祥、王春霞、徐海株